第237部分(第3/4 頁)
,你們千萬不可再提太子之事。”吩咐妥當,李吉才又道:“你們在這等著,為兄親自去出去迎接。”
李吉出帳後,就見李昌等候在外,急忙搶上前去,道:“讓三弟久等了。”李昌立刻行禮道:“小弟見過二哥,不敢有勞二哥親迎。”
“一家人何必說這些客套話。”李吉哈哈一笑,便與李昌攜手走入帳內。李昌見李坤、李霸都在,故作驚訝地道:“怎麼八弟、十弟都在?”
李坤起身見禮道:“我與十弟多時不見二哥,十分掛念,所以未曾稟報父皇,便前來相見。”李霸卻不冷不熱地道:“三弟最近可是大忙人,怎麼也有空來看二哥。”
李昌知道他的脾氣,也不為怪,賠笑道:“十弟這是哪裡話?二哥陪著父皇北征,戎馬辛苦,可恨為兄武藝不精,不能與二哥一起並肩殺敵。今日二哥歸來,為兄先去向父皇問安,然後立刻趕來拜見二哥,心中真是對二哥十分敬佩。”
“三弟過獎了。”李吉邀著他一起坐下,才緩緩道:“三弟雖然沒有去邊關殺敵,但在京城也做了不少大事。聽說這些天朝中都是三弟在主持,真是勞苦功高啊。”
李昌聽得出齊王的語氣中不是很高興,急忙正色道:“此事小弟正要向二哥稟明。太子殿下犯下過錯,被母后軟禁在府。父皇與二哥北征,朝中不可一日無人。按照長幼之序,小弟自然當仁不讓,擔此重任。這些天小弟也是戰戰兢兢,唯恐辜負母后恩典。二哥這樣說,真是讓小弟汗顏,無地自容。”
李吉雖然不相信李昌想與自己爭奪嫡位,但聽到他在京城監國,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高興。現在被李昌幾句話一說,心中也就坦然了。太子犯錯,身為皇三子的楚王李昌暫代監國,也合情合理。李吉於是笑道:“為兄只是隨便說說。還想問問太子殿下究竟犯了什麼罪,以至母后如此震怒,將他軟禁?”
李昌見他語氣鬆動,立刻換上愁容,嘆道:“小弟忝居監國之位,自知能力有限,這幾天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終於盼到父皇與二哥回來,才可以甩掉這副重擔。太子殿下所犯之罪,十分重大。小弟來見二哥,就是想讓二哥能看在兄弟情分上,回京之後,能為太子說幾句話,好歹保全他的性命……”
李吉雖然心中猜到幾分,但親耳聽到李昌說出來,總還是有些激動,急切問道:“太子犯的是死罪?”
李昌點了點頭,道:“太子殿下一時糊塗,我等兄弟總該在父皇面前極力保全。至於太子之位,只怕是保不住了。”說著又望了李吉一眼,道:“按著長幼才幹論下來,二哥日後可不能忘了小弟今日報喜之惠。”
李吉吃不准他究竟是什麼意思,只得笑道:“三弟慎言,雖然太子殿下犯事,為兄可沒有別的意思。”
李昌心中暗罵了一句,然後又道:“小弟明白,請二哥將此事放在心上,一定要替太子殿下求情。小弟不勝酒量,不能與二哥多飲,就此告辭了。”李吉假意挽留幾句,然後便親自送他出營。
李昌回到御營,便直接被蕭剛帶到安排居住的營帳中,秦舒、趙乾二人早等候在內。等蕭剛離開後,李昌劈頭便問:“子逸究竟想讓孤幹什麼?”
李昌確實有些想不通,在父皇和母后面前為太子求情,那是為了表現自己友愛兄長。可是為什麼在齊王李吉的面前,也要請求他一起保全太子?需知現在眾位皇子之中,只有李吉在皇帝面前說話最有分量。一旦李吉真的答應幫著保全太子,所有皇子眾口一詞,說不定太子李建真能躲過此劫。畢竟陰謀造反的主要還是馬杲父子,李建細論起來,只是懦弱無能,並無十惡不赦之行。現在李昌已經有心謀求太子之位,萬一李建僥倖不被廢黜,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再退一步講,就算李建還是被廢,李吉向皇帝求情的過程中,表現出對太子兄長的仁愛,也不就討好了父皇麼?李疆本來就對他偏愛有加,這樣一來,豈不更加喜愛?所以李昌實在不明白,秦舒為什麼要讓自己去幹這件看上去十分愚蠢的事。只不過多日相處,李昌已經發覺秦舒確實非同一般,才肯按著他的意思去做。可是從齊王帳中回來的路上,李昌卻是越想越覺得不對,所以剛等蕭剛離開,便立刻喝問起來。
秦舒似乎料定李昌會有此一問,淡然道:“殿下這些時日雖然在京城監國,但殿下自覺在陛下眼中,可有齊王受寵?在朝廷百官眼中,可有齊王之威信?”
李昌愣了愣,才搖頭道:“老二這些年鋒芒畢露,孤確實不及。”
秦舒遂微微笑道:“殿下也知齊王鋒芒太露。這幾年朝中盛傳太子與齊王二人明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