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忽然一臉猥瑣的問趙雲澤:“趙老弟,看這兩個丫頭的走相,好像還是處子之身啊。她倆來你府上這麼久了,你居然還沒吃到嘴裡”
呃這這這
“程老哥,處默還在這裡呢,別教壞了小孩子。咱們喝酒,喝酒”趙雲澤尷尬的說道。
“哈哈哈哈”程咬金豪爽的笑聲響徹整個宅子。
其實趙雲澤很想問問程咬金,是怎麼透過看女子的走相辨別是否是處子之身的,但是當著程處默的面好吧,別教壞了小孩子。
第131章 傳遞訊息(上)
十月初八,長安太極宮內,百官聚集。。
今日,是李世民冊封皇長子李承乾為太子的大典。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員,除留衙值守的之外,皆至太極宮。突厥使團的人,也受邀來至太極宮觀禮。
武庫別署的官員之中,趙雲澤、閻立本、方直、許敬宗,本品都是七品以上,今日都有資格來太極宮觀禮。
所謂的本品,是指官員的散銜,並非職事。比如武庫別署內衛團的校尉蘇定方,現在的職事已經達到七品,但他的散銜卻只是八品,因此今日是沒有資格來太極宮的。
方直因為照料武庫別署的修建工程,今日也沒來太極宮。因此,武庫別署的官員,只有趙雲澤、閻立本、許敬宗三人來了。
今日是冊封典禮,不同於以往的朝會。太極宮內,百官都有坐席。趙雲澤和閻立本、許敬宗的坐席比較靠後,是緊挨在一起的。
而突厥使團的人,則被安排在了靠近御階的最前方。他們對面,就是大唐的皇室王爵成員。
辰時許,鼓樂聲起,在唱禮官孔穎達高呼“陛下駕到”聲中,李世民龍行虎步,自太極宮側室走出。
百官起身,齊齊對李世民行禮參拜。朝禮過後,君臣落座。
李世民朗聲說道:“朕登基已兩月餘,兩月以來,國政繁雜,朕幸賴諸臣工勤於王事,鼎力襄助於朕,朝政才不致荒廢。朕登基之始,因國事所絆,餘事難以顧及,隻立後而未立儲。古語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無承繼之嗣。今日,朕召諸臣工聚此,乃為大唐立儲君之事。”
稍一頓,李世民又道:“國之立儲,古來向以嫡長為先。後宮皇后所出皇長子李承乾,正應嫡長之身,當可立之為儲。”
“陛下聖明”文武百官連忙齊聲為李世民捧場。
孔穎達這時高呼道:“宣中山王李承乾進殿”
隨後,七歲之齡的李承乾,一身朝服,小大人一般邁著方步,走進了太極殿。
行至御階前,李承乾雙膝跪倒,向李世民參拜。
“宣詔”李世民說道。
孔穎達上前幾步,站到李承乾面前,展開詔書宣讀起來。
“皇帝詔曰:
建立儲嗣,崇嚴國本,所以承祧守器,所以繼文統業,欽若前訓,時惟典常
諮爾皇長子中山王李承乾,體乾降靈,襲聖生德,教深蘊瑟自頃離明輟曜,震位虛宮,地德可尊,人神攸屬,式稽令典,載煥徽章,是用冊爾為皇太子。
往欽哉有國而家,有君而父,義兼二極,重系萬邦。何好非賢,何惡非佞,何行非道,何敬非刑。居上勿驕,從諫勿弗,懋茲乃德,惟懷永圖。用陪貳朕躬,以對揚休命,可不慎歟
既已立嗣,當於三日後告祭太廟。著皇太子李承乾、後宮眾妃、眾皇子、皇女、皇族諸親王、嗣王、郡王,諸公、侯、伯、子、男爵臣在京者,同往陪祭。欽此”
詔書內容辭藻華麗,晦澀難懂,且又仄長無比,坐於百官之中的趙雲澤聽得昏昏欲睡。
閻立本倒是饒有興趣的將詔書全文全部聽在了耳中。聽到最後一段時,閻立本輕輕碰了趙雲澤一下。
趙雲澤神思歸位,以為詔書中出現了什麼重要內容,也連忙豎起耳朵仔細聽。可是等詔書宣讀完了,趙雲澤也沒發現詔書中有需要自己留意的內容。
趙雲澤狐疑的望向閻立本。
閻立本小聲說道:“趙兄,聽到沒,有爵位的臣子才有資格參加三日後的太廟告祭大典,你我還尚需努力呀”原來閻立本早就猜到了詔書最後一段會寫什麼。
“嗯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趙雲澤輕聲應了一句。
對於趙雲澤的這句話,閻立本似懂非懂。也幸虧如此,要不然閻立本就該問趙雲澤想革誰的命了。
宣讀完詔書,李世民又賜予李承乾太子的冕服印信,對李承乾叮囑一番後,李承乾坐到了御階下給他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