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背各輕撫三次後,又有僕從遞上新手巾,程處默拭乾了雙手,靜立一旁。
孔穎達面向李世民,稟奏道:“陛下,今有大唐宿國公程知節之子程處默者,欲拜入大唐翊麾校尉趙雲澤門下,修文習武,上報朝廷,下安黎庶。應趙雲澤所請,欲以陛下替代趙雲澤之門祖師,受程處默大禮,陛下可應準否”
此言一出,包括李世民在內,眾人皆感到錯愕。
按說,行收徒拜師之禮,廳堂正中是要掛祖師爺畫像的,可今天正廳之中並未見掛有畫像。李世民來至後,孔穎達直接安排他坐了主位,當時賓客們還略感詫異,以為只是李世民的君王身份使然。可現在,孔穎達忽然說按照趙雲澤的意思,要讓李世民替代他門中祖師爺受程處默大禮,眾人都不明所以了。
李世民望向趙雲澤,小聲問道:“雲澤,這是為何呀”
趙雲澤站起身,先是對著李世民躬身施了一禮,又對廳中眾賓客拱了拱手,說道:“陛下、列位大人,趙某不才,被宿國公點為西席。然,趙某自知學識淺薄,雖愧應宿國公所請,但也誠惶誠恐,深怕誤人子弟。趙某本為山野之人,雖追隨恩師學藝十數載,但所學之技廣雜不精,並未能承繼恩師衣缽,實不敢冒恩師之名再行傳藝之事。”
趙雲澤說到這裡,李世民的臉色不好看了,你既然怕汙了你師父的名聲,為何又拉朕來充當你門中祖師爺受禮呢
“處默拜趙某為師,趙某欲授處默之藝,皆為實務,乃是為他今後盡忠王事之用。”趙雲澤繼續說道,“若道及安國惠民實務技藝,我師徒二人,今後都離不開陛下的點撥,是以,趙某斗膽,懇請陛下受我師徒一禮。”
趙雲澤的話說完,李世民眉開眼笑了。他聽出來了,人家趙雲澤的意思是說,雖然今日是趙雲澤收徒,可實際上,這個徒弟卻是為他李世民培養的。而且,趙雲澤那話裡的意思,不光是程處默要認他李世民為祖師爺,就連趙雲澤自己,以後也算作他李世民的門人了。
雖然趙雲澤自稱以前是有師父的,可門人和徒弟是不同的概念,這並不算是背棄師門。再說,也沒有哪條禮教規定,一個人一生就只能拜一個師父。
對於趙雲澤的這個態度,李世民是非常欣慰的。他自己也曾經說過,要把趙雲澤變成帝黨,如今趙雲澤非常含蓄的主動投懷送抱,李世民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不光李世民覺著趙雲澤說的話貼心,就連那些觀禮的賓客,此時對趙雲澤的話也挑不出一點毛病。人家趙雲澤說了,他要教給程處默的是報效朝廷的實務,既然是這樣,那不光趙雲澤師徒少不了皇帝的點撥,換成他們其中的任何一人,也不敢說自己在實務上就不用皇帝點撥了。再推而論之,那讓李世民充當祖師爺受禮,也自然說得過去。
真要給趙雲澤挑個毛病的話,那就是這小子太聰明瞭,竟然把收徒和向皇帝表忠心聯絡到了一塊如果“聰明”也算是一種過錯的話。
“雲澤有心了,既如此,那朕就愧受處默一禮吧。”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
孔穎達會意,連忙站直身形高喊:“授業者趙雲澤,領弟子程處默,向陛下拜禮”
因為拜師儀式還沒完成,此時孔穎達所喊的“弟子”,並不是“徒弟”的意思,而只是代表程處默的小輩身份。如果正式完成了拜師儀式,那就應該喊“領門下弟子”了。
孔穎達喊完,趙雲澤和程處默忙走到李世民面前,趙雲澤在前、程處默在後,對著李世民很正式的叩首行禮。趙雲澤三叩,程處默九叩。
李世民也不答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禮畢,起”孔穎達又喊了一嗓子,趙雲澤和程處默起身。
“程處默再跪,拜師父”
待趙雲澤坐回原位,孔穎達繼續主持後面的儀式。程處默向趙雲澤下跪,行三叩首之禮。
“弟子家人向師父進獻束脩之禮”
孔穎達再次唱禮後,程咬金帶著六名僕從上場,每名僕從雙手上都託著一個托盤。托盤內放的,是六樣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師父苦心授業、徒弟吃苦學藝;紅豆,寓意鴻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日學成;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這個沒有特殊寓意,純粹是送給師父下酒之用。
“雲澤,以後處默就託付給你了。”程咬金很鄭重的朝趙雲澤一拱手。
趙雲澤站起還禮,道:“某定當盡心竭力,不負國公所託。”
這一禮一答,就算趙雲澤正式同意收程處默為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