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說實話,張凡雖然輩子受過那些國產劣質古裝劇的薰陶,凡事宮廷戲,裡面的太監全都被塑造成大奸大惡之徒,往往所有的幕後黑手大部分都是這些太監。但是張凡心裡面其實並不是很討厭這些太監,即使這些太監們身全都有著那股子要錢愛權的問題,即使張凡剛剛沒多久才查獲了一樁牽連極大的案子,其背後的主犯就是太監,甚至牽連到當今朝廷地位最高的太監,但是張凡還是不會將他們都一棒子打死。
如今眼前的這個萬忠,雖然和其他的太監都一樣,收受賄賂,想要在張凡面前表現的好些,藉著他和馮寶的關係往爬。但是這個萬忠這些日子倒真是給了他許多不一樣的看法,一個就是敢說,敢說實話,而且就算是說些讓面前的人聽著感覺好的話,也不會太過天花亂墜,而是都與事實有關係。第二就是這個萬忠也並不是愚笨之人,他所說的很多話很明顯都是經過思考才說的。
不過張凡也不會就這麼認定這個萬忠將來就一定是個好太監,畢竟很多事情都太過不確定了。也許一個太過精明的人得到了權利也並非是一件好事。
“公公說的是,如此還是談正事。”張凡繼續說道,“自公公來此已經是有兩天的時間了,今早北邊又有傳送過來,戚將軍的人馬如今已經是進了南直隸,估計距離到這裡也沒有幾天了。只不過戚將軍因為著急此處的軍情,帶著兵馬從薊州那邊可算是一路狂奔過來,早已經是人困馬乏,估計要在徐州那裡休整個一天多的時間才能繼續往這邊趕。”
“這可是好事。”萬忠也笑著說道,“等到戚將軍的大軍開到,必要讓這些膽敢侵犯我大明天朝天威的螻蟻嚐嚐厲害。張大人,如今倭寇那裡的情況怎麼樣了?”
“這件事情說起來怪得很。”張凡說起這件事情來,眉頭又皺了起來,“三座城裡的倭寇是一點出城的意思都沒有。聽斥候彙報,那些倭寇在城中是整日吃喝,也不練兵或是做什麼打算。而且有一點很奇怪,向倭寇此番如此大規模地攻打過來,必然是要有個領頭人才是,要不然這萬餘名倭寇,沒有個能發號施令的人,豈不是會亂套了。可是不管派去的斥候們如何檢視,甚至是在深夜裡,我手下有幾個人悄悄地潛入了松江府,用扶桑話向城裡的倭寇暗中打探。但是也看不出絲毫有什麼頭領人物的模樣。而且,那裡的場面當真是混亂的很,互相打架、為了爭奪一些財物甚至是殺人,總之那裡可謂是一盤散沙,而且還在互相爭鬥,但是卻從來都沒有人出來制止過,反而還在一邊叫好。”
“這事情倒是當真怪異的很。”萬忠聽了張凡的話,眉頭大皺,“這行軍打仗,哪裡有如此胡來的!張大人,莫非這是那些倭寇的疑兵之計?”
“是有這個可能,但是我覺得不太像。”張凡想了想,說道,“倘若是疑兵之計,這也太過明顯了。一般來說,疑兵的手段莫過於示弱、撤退之流,但是公公可曾見過假裝沒有主帥的軍隊的?”
“這倒也是。”聽了張凡的話,萬忠點點頭說道,“那麼剩下來的可能只有一種了,那就是這些倭寇當真就是沒有頭領。這一次他們竟然聚集了萬餘人來攻打我朝,雖然奴婢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但是想必就是為了那些個黃白之物。而且,這些人都是些無主之兵,無家可歸之人,必然會是散漫非常,那樣一來,這就解釋的通了。”
聽完了萬忠的話,張凡在心裡面當然不會認同了。他心裡面明白得很,這一次倭寇突然進攻的前前後後的原因,他全部都明白,但是他不可能說出去。一是如今所有的事情全都是他的猜測,雖然在道理來說,全部都是說得通的,而且可能性也非常大,但是畢竟是沒有得到過證實的訊息,那就自然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二是,張凡所猜測的這件事情畢竟是牽涉到他國內部高層人員的,即使對方國家在名義是大明的屬國,但是所謂天朝禮儀之邦,若是張凡當真這麼說了出去,恐怕還輪不到扶桑島的人抗議,這大明朝的某些官員就會站出來大放厥詞了。到時候什麼捕風捉影,什麼有辱天朝禮儀這些個大帽子都會扣到張凡的頭來,張凡可是絕對不要那樣。
“雖然不知道這些倭寇到底是玩的什麼招數,不過我們這邊也是防範了起來。”張凡說道,“三座如今正被倭寇佔著的城,雖然因為城樓的火炮以及倭寇的中箭而無法及時奪回,但是三座城都已經被咱們的軍馬從三面包圍了起來,南面、北面和西面皆有人守著,想來他們是不能怎麼樣了。”為什麼只有三面,因為東邊就是大海了,除非倭寇想要逃回去,要不然的話怎麼可能走東面。而即使是他們想要退回去也是不可能的,畢竟這一次的過來的倭寇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