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3/4 頁)
,張愛卿,將那方印璽拿出來。”
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假難辨(上)
張凡站在朝堂中央,如今,隨著隆慶剛才的那句話,張凡也頓時成為了朝堂的焦點。幾乎所有的人,現在都把目光對準了張凡。只不過,雖然很多人都在看著他,但其實裡面想要看笑話的人數佔了是一大半。
眾人心裡面都清楚的很,為何今天,隆慶會讓他們這些人在不是早朝的時間裡全都聚集在這裡,所為何事?
總不會是為了專程迎接張凡的歸來,這也有些太過小題大做了一些。雖然如今張凡非常的受隆慶的寵信,雖然張凡和當今太子、未來大明皇位的擁有者關係十分融洽,雖然張凡的未來註定是順風順水。但是這些都並不是能夠讓所有的朝臣放棄盛夏的休息時間,大熱天的全部都聚集在這裡等著他,張凡還沒有那個資格。
為了張凡這次的江南之行,查處了鉅貪,收繳回來大批髒銀?這也不可能,只要是關於貪汙這種事情的,不管你多大的規模,不管你貪了多少銀子,在這些朝臣們的嚴重,全部都是無關緊要的。更何況都已經是被查處了的事情了,還有什麼好議論的,最多是等到明日早朝時分,提那麼一句就可以了。
為了喬安娜和理查德兩個來自佛朗機的使臣?也不會,這件事情雖然並不是什麼秘密,但也不是什麼值得大肆宣揚的事情。隆慶也是知道這事,只是下面的大臣們可不會知道。而且就算是,也不會選在這麼個時候,最多是早朝的時間,讓他們來覲見隆慶。在這個大明朝為世界第一大帝國的時代中,還沒有那個出使大明的使者能夠享受得到如此高規格的接待。
那麼,如今這些朝臣們被隆慶齊聚一堂,所為的也就只有那麼一件事情了,為了那方張凡找到的“傳國玉璽”了。
其實關於這件事情,很多大臣們都覺得有些沒這個必要。本來,要說找到了那方讓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都因為沒有擁有而感到遺憾的傳國玉璽,本來是一件大事。但是大明開國這麼多年以來,各地所找到的“傳國玉璽”也實在是太多了一點。不無例外,這些被找到的玉璽全部都是假冒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的假冒的很專業,讓人難以分辨;但是有的假冒的太過拙劣了,一眼就能讓人看得出來是假貨。
經過這將近兩百年的時間,雖然皇帝和官員們是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這種思想卻是被傳了下來,只要一有人說找到了“傳國玉璽”,那麼毫無例外的,大臣們首先的一個想法就是,又是假冒的。
不過這一次有些特別,爆料出自己找到“傳國玉璽”的不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吏,也並不是什麼鄉野之間的販夫走卒,而是張凡,這個當今皇帝最為器重,未來註定風光無限的人。這一點實在是讓這些大臣們無法理解,因為在他們看來,想要藉著這種已經讓很多人在兩百年裡吃了無數癟的東西來提高名聲,簡直就是毫無必要,而且這根本就是傻子才會做的事情。
那麼,按照常理來說,一種思路想不通就要換另外一種思路了。張凡既然根本不需要藉著這“傳國玉璽”的事情來給自己造什麼聲勢,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張凡找到了那方真正的“傳國玉璽”。可是對於那些大臣們來說,這種事情簡直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的心中全部都是一致認定,張凡所謂其找到的這方“傳國玉璽”也定然是贗品。
而他們這一次聽到隆慶的傳召,全部都聚集在這裡,說實話,他們心中還真沒有什麼想不通的。雖然也有人在心裡想:“反正那東西一定是假的,讓我去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這種想法,但是他們並沒有太過埋怨這一點。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跑過來看笑話的,當然,是張凡的笑話。
張凡聽到了隆慶的吩咐,應了一聲,隨即便從話中掏出了一個被泛黃色的絲絹給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東西。張凡才剛剛將這東西拿出來,就頓時引起了殿所有人的注意。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張凡手中的那個東西,就連那總是在低著頭不知道想些什麼東西的李春芳也是看了過來。
“快快呈來。”隆慶很是高興地說道,話音中也只是有著高興,但是卻沒有什麼激動的感覺。
張凡將手中的玉璽交給了走過來的小太監,那小太監也是恭敬非常的將它送到了隆慶的面前。
隆慶掂了掂手中的這方玉璽,慢條斯理地將包裹著的絹布開啟。隨著絹布完全剝離開來,一方晶瑩剔透的璽印出現在眾人的眼中。
不管當年,那被秦始皇帝下民雕琢成傳國玉璽的是不是和氏璧,也絕對是一塊美玉。而張凡所呈來的這方璽印,當真是晶瑩非常,周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