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2/4 頁)
定主意,開口問道:“譚愛卿,你也是在福建做過參政的,那裡的情況你應該熟悉的很,來給朕聽聽。”
“陛下,若論起零散的倭寇劫掠,福建一地遭受的最重。倭寇並無大船,所乘的不過小艇而已,正因為此福建受災最重。”譚綸聽了隆慶的吩咐,立刻開口道,“福建距離小琉球最近,很多倭寇大都來自琉球,在小琉球稍作停歇便來福建沿海一地劫掠,原因就是因為距離近,就連旁邊的廣東和浙江也是如此。
“而其他的地方,如江蘇和山東一地,零散的倭寇少得很,有的多是眾多倭寇乘坐大船岸劫掠,雖然造成的損失頗大,可是剿滅起來也方便。反倒是像福建一地的這種零散倭寇不厭其煩,難以清剿。”
譚綸的話剛落下,隆慶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思考,張居正倒是先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此事應該派戰艦出海為商船護航。”
高拱哪裡容得張居正話,立刻出來道:“張大人這是何意,竟然也要因為此等小事弄得興師動眾!”
“並非興師動眾,而是如今我朝百姓有難,加之倭寇又在海直接襲擊海船,防不勝防啊。”張居正並未針對高拱些什麼,只是闡述事實而已。
“百姓?”高拱似乎對這二字有些嗤之以鼻,“這都是那些逐利商賈自找的。士農工商,商人本就排在末尾,逐利而無信,如今這些人更是連性命也不要了,只顧要錢,除了事情還不是他們自找的嗎!要是不去出海,又怎麼會碰到這麼孤立無援的情況!”
“高大人此言差矣。”張居正立刻反駁道,“不錯,士農工商,商人卻是排在末尾,然而高大人似乎忘了,這些人在剛出生之時,還沒有成為商人之前就已經是我大明的子民了。如今百姓有難,朝廷卻不為其做主,這還談何民之事!”
張居正一番話的聲音並不大,然而卻是句句在理,再加高拱本來就是因為一時意氣,如今卻是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
看到隆慶還有些不決的模樣,張居正決定加把火:“何況這些商人每年繳給朝廷的稅銀都是他們用自己的性命換來的,而戶部每年報出來的稅收,他們即使繳的再多,也不會有他們的名字在面。如今他們有難,朝廷難道就如此冷眼旁觀,不問其事嗎!”
這番話算是抓住了隆慶的弱點,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反過來也差不多,朱翊鈞如此愛財,隆慶也不差。隆慶雖然喜好女色,但是也離不開奢華享受,而這一切,都是需要銀子的。剛登基的時候,隆慶就發現大明朝的稅收實在是太少了,再加各地豪強兼併土地嚴重,而且大明自開國以來就不曾收過商人的稅。隆慶靠著自己的內庫是無法太過奢侈的,而他有不好意思開口向國庫要錢,只好想了個開關並且收稅的法子。別,開關之後的第一年,隆慶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欣喜了一陣,那麼多的錢可算是夠自己用的了。
想到了這點,隆慶不再猶豫:“朕意已決,准許福建的戰船出海為歸海的商船護航。”看到高拱還想些什麼,隆慶又加了一句:“此事就這麼辦,不必再議。”完就轉身離開了。
看到隆慶離去,有些惱羞成怒的高拱狠狠地瞪了張居正一眼,轉身就走,郭樸也是跟在他後面離開。
譚綸則是頗有好感地看了看張居正,只有李春芳望著張居正的眼神中有些意味深長,卻始終都沒有什麼。
張居正則是無奈地看了看天空,心中想到:“凡兒,無論你到底要做什麼,為師相信你,你也要好自為之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
第一百四十九章 幕間過場
隆慶已經打定主意,準了張凡的摺子,允許戰船出海,以護衛歸海商船為主,若途中遇到倭寇襲擊商船,立即前往護衛商船,驅趕清剿倭寇。
皇既然發話了,這事就成了一大半。本來那些御史們還想要抗議一番,大意就是大明自開國以來就沒有幾次派遣戰船出海,而且這次還是為了護衛商人的船隻之類的。不過無論是跟在高拱身後的,還是向張居正看起的御史們卻發現,這次內閣之中出奇的團結一致,沒有一個人出來唱反調的。就連高拱和張居正這兩個明顯不對眼的人也沒有爭論什麼,一致同意隆慶的決議。
如此一來,他們也就不再多。畢竟嗎,什麼祖制之類的,想要堅持是沒錯,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順著皇帝。要不然觸怒了聖顏,丟了烏紗,什麼都是空的。
不管怎麼,這道諭令是順利地發了下去,雖然並非什麼緊急戰事,沒有在面印著八百里加急,不過速度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