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1/4 頁)
苦悶的是,瓜果易熟也易壞,售不出太遠,當地瓜果過剩,靠這個也不是什麼得利的生意。
劉未為了兒子能好好生存,自然也是煞費苦心,賜給肅王府的不是瓜田果園,而是大片的牧場。
肅州產一種十分優良的馬種,體格高大,身體結構勻稱緊湊,大眸明亮,頭頸高昂,四肢強健。當它頸項高舉時,有悍威之感,加之毛色光澤漂亮,外貌更為俊美秀麗,在代國幾乎是一馬難求。
這種馬原本是天山下一種野馬品種,當年蕭家建議將此馬套回大量留種繁育,以供騎兵之用,在高祖同意之後,代國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甚至許多士卒的性命帶回野馬的種馬,經過幾代繁育,始有這種名馬出現在肅州。
更重要的是,這種馬身體強健很難生病,又能適應各種環境,母馬還十分能產奶,幾乎是沒有一匹不是寶貝。
代國曆代君主都在肅州和河曲地區大量放牧這種馬匹,並設立官辦的牧場,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牧場是國家的,用以向軍中輸出良馬,而百分之六十都是帝王私有的,負責賜給功臣良將、充盈內庫等等。
如今賜給肅王的,就是這些私有的牧場,大約每年能培育可供戰用的良馬兩三千匹。
若是尋常婦人,得了這麼一大片牧場,肅王府中又開銷巨大,恐怕就要做起馬匹生意,經營牧場。
然而肅王妃卻不是普通婦人,她敏銳的看出瞭如今代國商隊對護衛的需求,又因為先帝派給肅王府的衛隊都是禁衛中精銳的騎兵,便打起了自己培養騎兵護衛的主意。
只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身後又有藩王的身份,行走西域經商便不必求人,即使自己不經商,有這麼一支騎兵在手裡,商人們也會紛紛求她入股,她只要坐在府裡獲利即可。
最主要的是,她和魏坤都對正在崛起的胡夏憂心忡忡,這幾年突然出現的大量馬賊讓他們覺得其中絕不簡單。
聽聞胡夏國也不太平,老國王生了九個兒子,這上位的小王摩爾罕只是第六子,前面還有王妃所生的三個兒子,都是新王的兄長。
新王的兄弟們雖然在國中都被委以重任,往西繼續征戰西域各國,但優厚的待遇之下,這些親王對弟弟坐上這個位子卻很不滿,一直有不恭之舉。
她雖然只是女人,但在府中各種宅鬥都看遍了,王位爭鬥大抵也是人的爭鬥,不會有太多差別,這新王雖然放了兵權給兄長們,可一直遏制住他們財政的來源,讓他們只能打仗沒錢養兵,西域各國又並不富裕,即使破國,得到的戰利品也不夠長期養兵的,他們的人馬一直不多,而且一應供應全靠國家,哪怕為了能夠吃喝養家,這些親王的將士們也不會違抗新王的命令,這胡夏新王的手段,可見一斑。
然而這些親王就會乖乖地等著新王卡住他們的財政,不給他們任何出頭的機會嗎?這些讓胡夏新王都頭疼的馬賊,真的就是突然出現的賊寇之流?
也未免太巧合了。
要知道馬賊騷擾之下,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代國的商隊,來往通商所有的隊伍都對這些馬賊產生忌憚。胡夏曆來富裕,靠的就是佔據東西經商的要道和沿途城鎮,一旦商人不來了,胡夏的國勢也要減退。
更何況,年年打仗,要花費的軍費數字也極為巨大,向西擴張說是為了擴張疆土,其實都是在以戰養戰而已。
肅王妃和魏坤覺得胡夏國內的局勢不穩,所以才想要用肅王府的騎兵建立一支強大的人馬,在西域一條路線上長期來往,一是為代國打探胡夏的情況,知己知彼,好作為代國的耳目,二也是為了長期發展。
肅州富不富裕,不在藩王經營如何,而在商道繁榮與否,只有胡夏的新王摒棄對代國的成見,不再諸多刁難代國商人,又忌憚代國的武力,才會重新回覆昔日西域商道上的繁華。
只有商人富了、西域富了、肅州富了,兩國都嚐到交好的好處,才不會產生矛盾和爭端。
肅王妃的選擇是正確的,不知是不是怕引起更大的麻煩,胡夏那些“馬賊”都沒有去碰這背後站著龐大帝國的肅王府隊伍,肅王妃派出去的騎兵非常順利的護送著短途的商人返回了肅州,過程順利的幾乎讓這些已經受盡刁難和折磨的商人們都不敢相信。
肅王府嘗試著派出的護衛隊伍從胡夏回返,帶來了豐厚利潤和商人們的信任的同時,也帶回來了不少訊息。
胡夏國內形勢比代國還要複雜。
老國王太能生,子嗣又多又雜,活下來的兒子是九個,死掉的兒子還不知道有多少,僅公主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