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1/4 頁)
他來之前已經尋思過了,裝傻充愣肯定不行,要表現出英明神武也不切實際,唯有一副什麼都好奇的樣子,才能打探到父皇想要知道的訊息。
畢竟他是年輕人,平時又不出宮,好奇一點也不算突兀。
只是他玩“你問我答”玩的不亦樂乎,可憐兩位兵部侍郎揪鬍子的揪鬍子,揉眼睛的揉眼睛,滿頭滿身都是大汗。
這位皇子,麻煩倒是不麻煩,可架不住是個話癆!
他居然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問啊!
連吃喝拉撒都要問啊!
雷尚書,快來救命啊啊啊啊啊啊啊!
他們再也不想帶小孩了!
***
劉凌在兵部歷練的還算順利,劉祁這邊卻是一團亂麻。
和大多是武官的兵部,以及注重實務的工部不同,禮部是六部中公認的最不好待的一個衙門。
吏部是方孝庭的一言堂,你再有才幹,不得方孝庭的法眼也是白搭,所以在吏部裡混,只有兩個字——“聽話”。
因為沒什麼選擇,混起來也不廢心力。
刑部則是需要極高的刑名偵訊經驗,哪怕你有大才,即使背完那本厚厚的《代國律》和各種量刑的案例,不歷練個三五年根本不能勝任,所以刑部里人人都是擅長某個方面的人才,沒有什麼大錯輕易不會動他們的位子,比如前任刑部尚書,就一直坐到了致仕才回鄉。
人事是固定的,相處起來也容易。
戶部則是朝中蒙蔭最厲害的地方,幾乎是三步一“公卿”,兩步一“大夫”,人和人之間不能輕易得罪,每個人背後都背景深厚,相處起來也就特別客氣。
加之戶部掌管天下土地、人民、錢穀之政、貢賦之差,輕易不可出錯,使得戶部的官員都十分謹慎,在這裡也算是個美差。
相比之下,兵部直來直往、工部悶頭做自己的事,各有各的風格,而禮部的風格,就是“文人相輕”。
所謂武無第二文無第一,禮部掌管吉、嘉、軍、賓、兇五禮、管理全國的書院及科舉考試,還有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可以說,隨便哪個長官提出來,都是一方有名的大儒。
他們之中,有曾在國子監任過司業的學官,也有因為學問做的特別好而被特點的,還有通曉其他民族的文字、禮法而出名的,總而言之,就是有學問。
想在這裡混,除了人要八面玲瓏,還必須有讓他們看得起的文采。
劉未的治國風格是注重實務,不重辭賦,薛芳和趙太妃也都是不善工辭之人,所以劉家這三兄弟,除了老大受母親影響在這方面好些,老二劉祁和老三劉凌都是文辭並不華麗之人。
劉祁剛入禮部,來來去去每個見到他的官員都“好心”的考校考校他的文辭,聊聊他讀過什麼書,問問會些什麼,直把這個明日裡冷傲矜持的皇子問的是冷汗連連,眼睛充血。
他在同齡人中已經算是極為出色的了,可考校他的都是什麼人?這些都是當朝“狀元”、“榜眼”們的主考官,他是皇子,便是天下同齡人的表率,這一考校完,有些老成的面上沒露出什麼,可有些輕浮些的,態度上對他有些輕視。
更有甚者,劉祁單獨相處時,還能聽到不少禮部官員的竊竊私語。
“這二殿下,學問似乎不怎麼紮實啊!”
笑話!他在宮中人人稱讚學問紮實!
三兄弟裡,就屬他對功課做得最為慎重和認真!
“那筆字也沒什麼筋骨,還不如在冷宮沒發矇多久的三殿下,是不是心性不太堅定?”
可惡,給他只軟毫,卻要他有筋骨!
怎麼不乾脆用筋骨來寫算了!
“居然說不會賦詩!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身為皇子,必須脫離庸俗,使志向和情操得到陶冶與提升,怎能死讀書?沒靈氣,沒靈氣!”
他就是俗人,願意當俗人行不行!
做功課都做不過來了,哪裡有閒情逸致去吟詩作對,傷春悲秋!
劉祁是何等驕傲的一個人,何曾被人這樣嫌棄過?差點沒跑出去當場翻臉!
還是莊揚波咬著牙死死抓住他的衣袖,才沒讓他出去給別人下不來臺。
原本,禮部和吏部關係極好,畢竟考完了的進士們等著授官,授出去才能當“座師”,否則收一個窮秀才做門生,對個人聲望和日後的前途一點作用都沒有。
在兩部關係融洽的情況下,劉祁在禮部歷練,怎麼也會被給予各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