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4/4 頁)
的那些豪商,由於帶的家丁眾多,商人又惜命,一見情況不對就先跑了,居然沒損失多少人。
更可怕的是,這段時間京兆府天天有人奏鼓告狀,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的門檻也差點被人踩破。
燈節之時失蹤了不少人,尤其以女人和小孩居多。
每年燈節人販子拍花子的人本來就多,混跡在人群中對著合適的人下手,是以每年京兆府在燈節過後都要處理不少這樣的案件,今年局面更亂,京兆府的人忙著救火已經是焦頭爛額,哪裡管得到這些別有用心之人?更別說有的人不見得是失蹤了,恐怕就是罹難了,只是家人不願意承認,情願他們是失蹤了罷了。
京兆府沒有辦法,那些家中失了人的就一層層上告,狀告京兆府不作為、草菅人命等等,所以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均有訴狀,可這些衙門心裡也清楚地很,不是不作為,也不是草菅人命,實在是太多了管不過來,也沒法子管,只能派出差吏們一個個安撫,但想要解決問題,也是太難太難。
踩踏之後,官員及其家屬被暴動的百姓抓做人質、盾牆,企圖抵擋城頭的弓箭,這些觀燈的人家裡有些是舉家出來共襄盛舉的,家中長者有當場被人推進人群裡踩死的,也有脫險回家後一病不起眼見著不行的,還有受傷的、受了驚嚇的,太醫院這段時間忙到日夜不休,全是為了這些老大人、老誥命們奔波。
吏部和太常寺遞上了一本在燈節中痛失父親或母親的官員姓名,劉未草草一看,差點沒又一口血噴到摺子上。
雖說無人可用時可以“奪情”,可同時奪這麼多人的情,哪朝哪代也沒有出現過,真要這麼做了,“丁憂守孝”就真成笑話了。
可如果真的同時損失這麼多京官,就得臨時在地方上徵召官員回京填補,上下人員一動,又給了吏部許多可乘之機。唯一高興的就只有來年考恩科計程車子們,對他們來說,明年不但不會“有官無缺”,恐怕要缺多人少了。
一時間,劉未是七處冒火,八處冒煙,京兆尹從出事第二天起被至少彈劾了十幾次,全靠劉未以“現在無人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