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3/4 頁)
己的出身,而且還一副“啊這樣很好”的表情,不由得齊齊一愣。
“想必正是我母后在天有靈,讓要讓朕向遠方的姨母致上問候吧。”
劉凌臉上滿是懷念之色,眼裡升起一抹憂傷。
胡夏國派來使節,大半原因是想和中原建立通商之後,透過正規的通商手段獲取中原的硝石。
如今摩爾罕王因為“雷火”和“天火”的作用在國內聲望已經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因為“雷火”帶來的巨大聲響和光芒,已經出其不意地擊敗了好幾個以騎兵為主的國家。
他們在西邊最難啃的幾個國家遭到挫敗,眼看著接下來吞併也就是時間的事情,可“雷火”沒有硝石不能大規模製造,這東西越用越少,只能作為奇兵使用。
偏偏中原又得到了訊息,提早卡住了硝石出口的渠道,商人原本就少,肅王府還不願意以硝石換雷火,更沒有叛亂的心思,摩爾罕王之前挑撥的計策落了空,只能走明路得到這些東西。
所以胡夏必須要帶著誠意與和平而來,因為代國也掌握了火藥的製作技巧,明白他們要硝石做什麼,摩爾罕王的意思,既然暗地裡想要走私是不可能的,不如大大方方表現出自己並無戰爭的意思,和代國結成“盟友”,用金錢和其他資源換取硝石,好快點結束在西邊的戰爭。
阿古泰是軍方的代表,自然明白火藥對於他們的作用,此次態度就放的很低,胡夏在西邊是說一不二的國家,國民也彪悍驍勇,使者像是這樣表現的“溫和”很是少見。
但他們也並不準備低三下四地逢迎這位代國的皇帝,只想用一種平等的、友好的態度達到他們的這次的目的。
劉凌對於出身並無遮掩的態度無疑讓他們心中都是一陣熨帖,而且還把兩國基於“利益”和“戰爭”目的的邦交美化到“上天安排”的地步,更是讓人由衷生出佩服和好感。
遠的不說,阿古泰已經滿臉笑容了。
“這樣說來,你們護送前來的流風公主算起來還是朕的表妹。”劉凌偏過頭,對身邊的薛棣笑了笑。
“朕記得,如果是後戚的話,也可以拜祭帝陵裡的先祖?”
“是。”
薛棣不知道劉凌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但還是點頭稱是。
這是一種對功臣的恩賜,拜祭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證明他們和皇室的關係有多緊密。
所以每年上奏請求拜祭家中先輩的後戚還是有不少的,能不能恩准就端看皇帝的心情。
阿古泰心頭的疑惑越來越深,看著御座上的代國皇帝,滿臉迷茫。
“朕的母后已經多年沒見過親人,既然如此,就讓朕那位表妹,去拜祭下朕的母親,也算是告慰了母后的在天之靈吧。”
阿古泰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在臉上。
“拜,拜祭?”
這是要認親?
不是要納為妃嬪?
…
皇帝在宮中的一番接見並沒有做刻意隱瞞,所以京中許多人還是知道了皇宮裡發生的事情。
對於劉凌用一種委婉而隱晦的方式拒絕了胡夏的做法,滿朝文武隱隱鬆了口氣,並在私下裡討論過做的確實漂亮。
攀親戚好啊,那胡夏十萬八千里,攀個親戚又不會少塊肉,可要這公主真嫁進來了,打臉的就是這些女兒沒嫁成的大臣們了。
如果劉凌現在選了妃,立了後,後宮充盈,再多這麼一個異國的公主,自然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不過是個消遣的玩意兒,哪怕是什麼公主,只要進了宮,都是一樣的。
可現在劉凌後宮裡沒有正經的妃嬪,這公主聽說長得很美,又精通漢話,如果她成了劉凌的第一個女人,難保劉凌對她不會特殊對待,那時候就不光是打了滿朝文武的臉的了,也會影響到胡夏和代國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而且這位公主明顯是個有手段有能力的,否則胡夏也不會放心送她來代國做使館的常駐使節,從她一路隱瞞身份長途跋涉卻毫無怨言也沒有暴露行蹤來看,還是個善於忍耐又能吃苦的,這麼多情況都說明了一件事:
——這公主絕不是個省油的燈。
更何況隨著鴻臚寺打探到的訊息越來越多,許多人也知道了這位流風公主在國內的地位確實不凡,胡夏軍中許多將領為了獲取她的芳心,願意將滅掉一城一國的功績當做奉獻給她的禮物,所以這位公主才年方十五,已經擁有了五座城池,幾萬個奴隸,即使在胡夏國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貴族了。
聽那些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