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部分(第2/4 頁)
……”唾沫星子,噴了他一臉,葛柱子也不敢抬頭,只能聽憑發落。
“你簡直無可救藥,敢殺人了,怎麼不知道把屁股擦乾淨?淨給我惹麻煩,你給我聽著,下一次殺人的時候,要記得放火,把屍體都燒了,或者偽裝成被土匪,海盜殺戮的悽慘模樣。最好在自己身上弄幾處刀傷,然後再哭幾聲救援不利,十分自責。這樣本公子就能到處宣傳,說是我們大明和安南的友誼地久天長!”
葛柱子越聽越不對勁,這是說自己活兒做得不漂亮啊!
乖乖,眼前齒白唇紅的美少年,怎麼這麼狠!葛柱子都驚呆了。
“行了,人都有第一次,不盡如意也是正常。往後你就跟著我吧,從侍衛做起,我覺得你是個可造之材。”平安換了一副笑臉,滿意說道。
第1099章萬曆第一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讓人惶恐不安的隆慶六年過去了。
朱載垕已經走了大半年,可是百姓對這位仁慈的君主還是心存感激,鄰近過年,百姓們就絡繹不絕,前往寺廟燒香祈福,更有無數人前往昭陵拜祭。
相比其他的皇陵,昭陵無論從規制,還是用料,都遠遠超出,氣象森嚴,肅穆宏偉。眾所周知,皇帝的陵墓是非常複雜的工程,不但耗資巨大,而且前沿日久,有的皇帝差不多修了一輩子,一直死後,陵墓還遲遲沒法完工。
至於昭陵,是從隆慶三年開始動工,前後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徹底完成,不得不說,在唐毅的統御之下,大明的施工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
為了建造昭陵,除了大量採用水泥預製件之外,還建造了鐵軌,採用重挽馬拉車,將土方運出來。採用鐵軌馬車之後,一次可以搬走三十輛普通馬車才能運走的土方,使得施工最大的麻煩迎刃而解。
諸如此類的工程創新,數不勝數。
唐毅沒有捨得把施工隊解散,而是組建了直屬於工部的建築公司,承包工程,一口氣在京城開工建造十處五層以上的鋼筋水泥高樓。
初步估算,光是一個建築公司,就價值三百萬元以上,至於昭陵的花費,則只有兩百八十萬。
別人蓋皇陵都是賠錢,唯獨修昭陵,竟然還要賺頭兒,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見微知著,經過了隆慶的六年時光,大明的確脫胎換骨,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尤其是在隆慶南巡之後,整個商業的活力都被釋放出來,哪怕經歷李氏一黨的反撲,依舊沒有絲毫影響大明快速向前的勢頭。
身為內閣首輔,唐毅在年初的時候,幾次提出他已經答應先帝,只做三任大學士,九年任滿,就要致仕回鄉,讀書耕田。
大傢伙掰著手指頭一算,豈不是說明年就是唐毅最後一個任期了,開什麼玩笑,現在中樞一大堆的爛攤子,到處都是烽火,好些變法才剛剛開始,如何能夠停下來?除了唐毅之外,誰還能接這個擔子。
最後大家公推胡宗憲、高拱、葛守禮、朱衡,四位老臣,代表滿朝文武,去勸說唐毅,經過長談,唐毅總算點頭。
不過他依舊堅持認為大學士必須有任期限制,他還舉了嚴嵩的例子,假如嚴閣老只是九年任滿,就退歸林泉,說不定還是賢臣君子的表率,只因為死賴著位置不肯走,才弄得身敗名裂。
時間短,走馬燈一樣換人,肯定不行,但是戀棧不去,一干幾十年,老邁昏庸,無法應付繁重的政務,只會壞事。
大家商討之後,決定將大學士的任期改為五年,一般情況為兩任,十年。
五年時間,足夠看出一個人的水平,如果能做得好,繼續連任,做不好,就要退位讓賢。做滿兩任,原則上必須要致仕回家。
不過這幾個人一琢磨,唐毅已經幹了五六年,再幹一任,也只有區區五年,時間太短了,尤其是他年紀輕輕,再過五年,才剛剛不惑之年,放到部堂高官裡面,都是年輕的,立刻致仕,實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後,他們又加了一條,如果恰逢戰事,或者情況緊急,可以適當延長一任,做滿三任,十五年,但是有一個前提,三任做滿,年齡不得超過七十歲,一旦年齡過大,體力不支,也必須儘早致仕。
當然了,唐毅就算幹六任,也沒到七十,這一條顯然是給後面的人留下的,防止他們賴著不走。
把任期制度商量妥當,唐毅又加了一條,在任期內,非賣國、通敵等重大罪行,不得罷免大學士。
有了這一條,大學士的地位徹底穩固,甚至比起漢唐的宰相還要強悍無數倍。
而且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