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頁)
果。”
荀彧聽後還是覺得不可理解,那個諸侯不知道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但要真正達到談何容易。“幷州的發展真的是靠那些違反朝制、習俗、律法的規章制度?這和儒學治國可是相違背的啊,也有違儒學經典。如果是嚴格按照大漢朝庭的律法來講,那都是些大逆不道的東西,是要滅九族的,這和造反沒有啥區別,難道你們大家都不怕世人、後人罵?”
呂寧聽後在心裡想,雖然荀彧是天下最牛的人才,但同在和奉孝、顧雍等人比起來,已經被甩到後面了。看來是儒學覺得太好了,儒家思想在他的頭腦中是根深蒂固了,要想把這樣的人改造過來可不是容易之事,他們受儒家思想條條框框太多的約束,考慮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儒學經典、朝庭律法、經史子集、習俗。這也是大漢民族的悲哀,也是國家的不幸,看來尋找名士還不如自己培養好唉。
盧植認真的道:“文若,我原來和你是一個想法,總覺得子奕是亂搞,是在做違法之事,是和朝庭對著幹,甚至可以說是造反;但等我到了幷州後,透過多年的親身經歷才知道,子奕的這些方法其實都是為百姓著想,為民族復興新著想,也是強國富民的好辦法。”
荀彧聽後更是一驚,盧植是當世大儒,從前又是朝庭高官,更是代兵法大師,一直都是對大漢朝庭忠心耿耿,他在朝中一直以耿直著稱,不懼任何人。現在從他嘴中說出此話,那對於荀彧內心的震動那是巨大的,也知道盧植此話的影響和號召力。
荀彧趕緊起身給盧植行大禮,畢竟盧植的名聲更響,也是儒學大家,更是前輩,他那敢自大,只能是洗耳恭聽。
荀彧坐下後虛心的問道:“子奕,聽說你取消了農業稅,這是真的嗎?那你轄區內的財政收入靠什麼來支撐啊?不會是外面瞎造謠吧?”
第462章 荀彧迷惑(2)
陳群和荀彧都是穎川書院出來的,他們應該算是學友吧,聽了荀彧的問話回答道:“文若師兄,我們轄區內是取消了農業稅,這那能開玩笑,這在各種報刊雜誌上都是公開宣佈了的。至於你問的財政收入一事,沒有農業稅收,我們還有工、商稅收啊;其實多年來,我們的稅收都主要是靠工、商業來支撐,農業稅收佔的比重非常的小,取消農業稅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聽我主公說,再過幾年後,等我們的財政再好轉一點的話,我們可能還要實行農業補貼政策,到時候還要反過來用財政收入補助農業的生產發展呢。”
荀彧聽得張口結舌,呆若木雞,這怎麼可能呢?自古以來都是靠農業來交稅,靠農業來增強實力,那有減免農業稅的,甚至還要補貼,這不是在做夢吧?但眼前的事實確實是減免了農業稅,這和傳統的理念,儒學治國的理論完全背離。
過了好一陣,荀彧才稍緩過氣來,還是繼續問道:“具我們那裡的商人說,你們這裡的工、商稅也是全天下最低的,難道是他們的說法有誤?如果工、商稅收不高的話,怎麼可能有大把的稅源呢?”
司馬朗微笑著道:“文若先生,我們轄區內的稅收是我大哥一開始就制訂的稅率,也就是隻有交易稅,為交易額的一成,其他任何稅收、費用都沒有。這樣的稅率在全天下當然是最低的了。至於你說的一事嗎?只要工、商企業發展了,也就有了穩固的稅源了,這不用擔心,當然,這也是靠我們的一系列政策支撐的,如果沒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工、商業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荀彧抬頭看了大家一眼後道:“在座的諸位都是高官,為啥你們都不穿朝庭規定的制服呢?甚至連在辦公場所都是隨意穿著,這是什麼原因啊?”
荀彧的話讓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郭嘉道:“文若兄,在我們這裡,除了士兵、警察外,根本不管你穿啥衣服,只要你願意,什麼樣的服裝都可以穿,當然了在辦公場所的衣著還是要稍有點規矩。至於朝庭制服嗎?在我們這裡沒有人受穿,當然了,你要穿也無人管你。這方面沒有規定,從我主公開始就在衣著上非常隨意,估計這也是受主公的影響吧。”
荀彧聽後搖搖頭,無法接受,只能是一臉的苦笑,內心感到很無奈。連朝庭官服都無人願意再穿,可想而知,皇帝、朝庭在幷州的影響力已經淡忘。現在幷州,從上到下,人們只知有呂寧,不會知道有皇帝。如果再象這樣發展幾年後,人們都會忘記天下還有皇帝、有朝庭,還是漢室天下,這種情況和獨立稱王有何區別。荀彧是大漢朝的忠實臣子,看到幷州的情況,內心雖然非常痛苦,但他也無力改變這種局面,畢竟大熊的實力確實太強大了。
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