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3/4 頁)
到一半,加上原來留在後方的二萬軍隊,曹操只剩下五萬多軍隊,可曹操要面臨的,卻是董卓軍雍州軍團和冀州軍團超過三十萬軍隊的兩面夾攻,曹操的處境之艱難與壓力之巨大,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在康鵬兵出虎牢、董崇兵臨黃河之際,曹操在東郡召開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曹操軍全軍軍事會議,曹操軍所有文武干將無一缺席,東郡官廳中人頭熙熙,但氣氛壓抑,再也沒有了往常曹操軍軍事會議時那嬉笑自若的輕鬆,每一個人臉上都清楚的寫著焦急兩個字,焦急與絕望,是曹操軍所有人心中的真實寫照。
“大王駕到。”隨著禮儀官的長吟,身著王服的曹操款款從後堂中走出,在他的身後,是曹操軍的軍師郭嘉,與曹操軍其他人不同,曹操和郭嘉臉上沒有絲毫沮喪失望的神色,反而帶著微笑,發自內心的微笑,絕非那種失望中的強作笑顏。
“諸君,今天孤召集你們,是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打著大漢旗幟的董卓來了,他要統一天下,所以來了。”曹操坐下後,突然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曹操軍眾人面面相覷,董卓軍大兵壓境的事,青州就算聾子瞎子都知道,何況曹操軍高層。
“你們一定很奇怪,孤為什麼說這樣的話?”曹操看出眾人的疑惑,微笑解釋道:“其實孤想告訴你們的是,董卓為什麼要來攻打於孤?十年來,董卓直接把持天子四年,間接控制朝廷六年,雖然董卓威逼萬歲加封他為康王,但他始終沒有稱帝自立,還多次來信勸孤也不要稱帝,不要分裂我華夏民族,孤與董卓之間的戰爭,只是我華夏民族的內戰,在統一大漢天下為前提的內戰。老實說,董卓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沒有稱帝,沒有分裂我華夏,孤很欽佩他。”
曹操軍眾人越聽越糊塗,曹操欽佩敵人?甚至有曹操軍的將領在懷疑,自己的主公是否考慮向董卓投降了,所以才說董卓的好話。但曹操又說道:“董卓以大漢正統自居,孤手中有萬歲血詔,代天子行事,同樣是大漢正統,天無二主,孤與董卓這一戰,是永遠無法避免的。”說到這裡,曹操神色無比鄭重,“在今天早上,孤先後收到兩封信,第一封是董卓寫給孤的,他勸孤投降,並承諾讓孤世襲罔替魏王之位,永為監國王,世代替他監管他的後世子孫。”
曹操此言一出,在場曹操軍諸人除了郭嘉外無比失聲驚叫,驚訝於康鵬的出手之大方,監國王的權利之大,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在某種時候,監國王的權利甚至可以替代天子,比如周公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操咳嗽一聲,將眾人從震驚中拉回來,曹操微笑道:“還有一封信是自封為王的劉備送來的,因為當今萬歲被董賊欺凌以致斷絕子嗣,劉備已經決定在近日稱帝繼位大統,遙尊萬歲為先帝,他勸孤奉他為帝,我們兩家互通有無,共同抵禦董卓的侵略。”
“劉備看準了孤的弱點,青州人口稀少,兵源不足。”官廳中,曹操軍眾人安靜得連一根繡花針落在地上都可以聽到,只剩下曹操洪亮的聲音在大廳中迴盪,“所以劉備許諾,只要孤協助他進位稱帝,他就從徐州抽調十萬男丁給孤,緩解孤兵力不足的困難。劉備這招狠啊,他成了大漢皇帝,遠在長安的萬歲成了先帝,董卓就成了大漢叛逆,董卓也只好倉促稱帝,倉促間內部必然不穩,董卓只能退兵整頓內部,孤與劉備就可以贏得一段喘息時間。”
“你們說,孤應該選擇董卓?還是選擇劉備?”曹操微笑著問眾將道。
過了良久,曹操軍眾人沒有一個人說話,又過了一會,許褚突然放聲大哭,在曹操面前雙膝跪倒,大哭道:“大王,你不要投降董賊,又不要投降劉備,許褚不要你投降,臭光頭也不會讓你投降的,許褚願意捨身為你擋住董賊的軍隊,大王,你不能投降啊。”
“仲康說得對,大王,你不能投降。”夏侯敦衝出來跪在許褚身邊,獨眼中熱淚滾滾而落,“大王,我們是男人,我們不投降,我們寧可戰死,也不投降任何人。”
“不降!死戰!不降!死戰!不降!死戰!”所有曹操軍文武都跪倒在曹操面前,異口同聲的吶喊道。
“你們說得對。”曹操眼中噙滿淚水,含淚說道:“孤已經與奉孝下定決心,既不投降董卓,也不幫助劉備進稱偽帝,孤要繼續抗著漢家旗號,為華夏一統與董卓死戰到底,無論董卓勝還是孤勝,這天下還是華夏的天下,永遠不會分裂。雖然這條路對孤來說,幾乎肯定是絕路,但孤就是要在這絕路上走下去。”
“你們中間有誰想走的,孤不攔你們。”曹操淚流滿面,柔聲說道:“你們選擇吧,是陪著孤在這絕路上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