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術大喜,“丞相要什麼?小的們一定照辦!”
……
放走袁隗袁術,賈詡也告辭康鵬而去。出了康鵬的住所,賈詡思慮再三,還是去找到已經升為破虜將軍的高順,撤下左右之人,賈詡對高順說道:“高將軍,詡有一事囑託……”
高順聽完賈詡的話,沉思良久才說道:“先生吩咐之事順定照辦,只是高順希望得到一些東西,才有把握完成丞相大事。”
“什麼東西?”
“……”
這回換賈詡沉思了,“那些東西我無權呼叫,是由李儒先生主管,你去找他把情況說明,還有說我也同意了,就算他不敢全部交給你,也會給你一部分。但是將軍需緊記,此事切不可讓丞相知道,事關我軍命運,詡拜託將軍!”
……
正如賈詡所料,袁紹在連吃幾個敗仗之後終於痛定思痛,重新想起曹操全力攻打汜水關的提議,可召集諸侯商議,諸侯人人都裝聾作啞,或是推說自己部隊兵員不足,或是藉口自己部隊攻城器械稀少,要不就是部隊這幾日訓練太多太過疲勞——如果飲酒作樂也算訓練的話。而且諸侯都隱晦的提到聯軍即將缺糧,自己作為一個有道義的同盟者,要想法子回老家去調糧食來供給大家,盡一個同盟者應盡的責任。總之一句話,要打你袁紹自己去打,想要老子去,沒門!
袁紹又氣又急,現在就算他自己想打,他那點殘存的兵力也還不夠,有心想讓提議的曹操出力吧,昨晚自己確實做得不厚道,拋棄來救自己的盟友而單獨逃命,現在曹操心裡指不定多恨自己呢。
劉備沒資格進大帳議事,和董卓約定宣揚先皇遺旨的事劉備暫時沒去做,大戰期間動搖軍心的罪名可不是說著玩的。但劉備是遵守信譽的人,絕對不會言而無信,只要自己三兄弟安然離開了這重重包圍,劉備肯定會在他平原縣宣揚的。至於另一位與董卓約法三章的人曹操,他可是宣揚了先皇遺旨,不過是在自己的軍中宣揚,目的是不許手下這幫驕兵悍將主動去招惹董丞相的王者之師,以免惹火上身,落下背信棄義的口實。現在的曹操,坐在大帳內一言不發,就象袁紹說話在是做某種排氣動作一樣。
就在袁紹束手無策,也隨眾人打起退堂鼓的時候,一個訊息改變了眾人的態度,這回部隊兵員也足夠了,攻城器械也不稀少了,軍士的疲勞也突然克服了,總之還是一句話,諸侯眾志成城,一致同意全力攻打汜水關。這個訊息是——董卓軍樊稠、張濟反攻滎陽,滎陽部隊不戰而逃!換句通俗點的話說吧,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討董聯軍,逃跑的路線已經被董卓軍堵死了……
五十萬大軍,黑壓壓的人頭,鋪天蓋地的人群,刀槍戈戟反射的光芒彷彿讓中午的太陽都失去了顏色,肅殺之氣直衝雲霄。袁紹站在高高的盟主臺上,諸侯分坐兩旁,在他們對面,就是巍峨的汜水關,只有攻破這汜水關,諸侯才能有一線生機。袁紹用他最大的聲音喊道:“將士們,我們沒有選擇了,打下這汜水關,我們就有活路,打不下,我們誰也逃不過魔王董卓的毒手。各位將士,奮戰吧,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然後,袁紹做出了近乎瘋狂的陣容安排,五十萬大軍分為五隊,每隊十萬人,一隊被打退就換另一隊,不分晝夜攻打,用刀砍,用槍刺,也要把汜水關砍開!刺開!對於袁紹的瘋狂,諸侯頭一次沒有反對,沒有掣肘。
汜水關內,從昨晚上樑突然火起開始,徐榮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即將過去,聯軍為了活命,必然猛攻汜水關,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堅守待援。只要拖住一段時間,聯軍就會餓死在自己面前。
傳令兵報告聯軍大隊集合,早已整裝完備的徐榮立即與李傕、郭汜齊上城牆,親自帶隊防禦,關內檑木、滾石和弓箭火油等物資準備充足,糧食足夠吃一年,如果不是兵力太少不足十萬的話,即使沒有援軍,徐榮也有信心能守住這汜水關。
城牆上的箭垛後,城牆邊,站滿了董卓軍的弓箭手,當聯軍進入射程,隨著一聲令下,無數弓弦發出聲音,箭矢飛射而出,呼嘯而去的弓箭將聯軍前隊的天空都遮蔽了,每一個倒下的聯軍士兵身體都被插上不只一枝箭矢,然後接踵而來的箭矢將他們紮成蜂窩形狀。聯軍沒有人退縮,退回去也有無數軍法隊提著大刀在虎視耽耽等著他們,想活命,就只有衝。
聯軍士兵用窄小的盾牌遮掩住自己頭顱要害,至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顧得了顧不了已經不管了,另一隻手抬著雲梯,咬著牙拼命的往城牆那裡衝去。然後是一大堆長盾掩護下的弓箭兵,他們不管箭矢是否會射到自己身上,而是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