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2/4 頁)
太太萬萬沒想到還能夠如此峰迴路轉,抬頭看著皇后威嚴的臉,忽然靈光一閃,該不會是皇后故意為之吧。主要是方家人在朝堂上非同一般,方家需安撫。但金氏到底是皇后的表妹,皇后哪有不顧惜的道理。王老太太自認想通了皇后的心思,於是趕緊說:“娘娘聖明。金氏已進了王家門,又給王家生了孩子,咱們家也不能虧待人家。無非是個妾室,媳婦不喜歡,只管養在後院裡頭,不在媳婦面前悠轉便是。這原是造化弄人,若非當初他們不小心掉進了河裡,為了金氏的名節著想,這才不得不讓金氏進門的。如今,即然生米煮成了熟飯,再讓兒子與方氏賠罪就是。到底是夫妻,媳婦大度些,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徐璐扶額,這世上怎會有這種棒槌?王老夫人還在官太太圈子裡浸淫了幾十年,怎麼還這麼的蠢?也不知王德全當初怎麼就熬到了光風致仕的。如今想來,應該是祖墳冒青煙了。而王士文也夠倒黴的,有這麼個拖後腿的老孃,也夠他受的了。
要知道,男人本來就滿肚子花花腸子,但方家可不是一般人,娶了方五娘,得了岳家的提攜,只要不太混的男人都該明白,享受了岳家的好處,官場上的平步青雲,勢必要捨棄某些享受,比如,左擁右抱。
王士文娶妻十餘年,都沒想過納妾。想來應該是王老夫人的慫容說教。男人本來就受不得激,加上又是自家老孃的慫容,對岳家的感激以及對妻子的一丁點尊敬,估計就要拋之腦後了。滿心滿腦子想的是:你居然不讓我納妾,你還是好妻子麼?我堂堂男子漢,豈能不納妾的。你不讓我納妾,就不是賢妻。如果你是真正的賢妻,就該給我納妾。
只要男人有了這些想法,那麼伴隨著他的便是種種不平衡,加之老孃又在耳邊灌輸著妻子不給納妾就是不賢慧的觀點,那麼對妻子的不滿以及想納妾的念頭必定會瘋漲。那時候,管他天王老子規矩禮法什麼的,都聽不進去了。
人性,莫過如此。
在嚴謹的豪門家族中,寵妾滅妻和休妻是極為忌諱的,說的殘酷一點,豪門家族,在夫妻矛盾極端到不可調和下,是寧可當家主母“被”病死也不會去休妻的,寵妾滅妻就更不會了。
所以說在一切為家族延續讓道的前提下,大家族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什麼寵妾滅妻之類,休妻也是極少出現。
反之倒是像王家這種滿瓶不響,半瓶響蕩蕩的上不了檯面的沒底蘊的家族,就會時常幹這種事兒。
小門小戶的老太太,總會有一種想拿捏高門媳婦的心理。媳婦給你做牛做馬,總覺得是天以地義的。但凡有一丁點做得不夠好,可就了不得了。
王老夫人還是堂堂誥命夫人,出身也不低,也生出這樣的心理,那些普通老太太的媳婦就更加悲劇了。
皇后神色不變,看著方氏,嘆息道:“方閣老眼力一向好,可給你挑選的婆家夫婿,卻是大大走眼了。”
方氏一聲慘笑:“這不關爹爹的事,是我自己沒本事。攏不住丈夫的心,給爹爹丟臉了。還讓娘娘操心。”
皇后說:“王士文母子寵妾滅妻,已是板上釘釘了。想必順天府必會秉公辦事的。到時候王家估計會淪為平民。到時候,你又如何打算?”
王老夫人雙眼一黑,幾乎要栽倒在地。
方氏猶豫了下,聲音鏗鏘,“自小父母便教育臣妾,女子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耐何臣妾無能,攏不住夫君,而夫君也厭膩臣妾,又這般行事,臣妾願與夫君分府別過,成全夫君和金姨娘偉大的愛情。”
皇后震驚地道:“你情願自請下堂,也要離開王家,那王家究竟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
王老夫人神色惶惶,嘴巴張了張,急得全身都是汗。
方五娘沉穩地回答:“其實也不關夫君的事兒,臣妾年老色衰,金姨娘正值青春美貌,哪個男人不愛的?臣妾願分府別居,成全夫君和金姨娘的愛情。還請娘娘成全。”
方氏在王家育有三子一女,也不可能與王家徹底斷絕關係,方氏肯定也捨不得自己的孩子。而不管是和離還是自請下堂,方氏都要與孩子分開。而別府另居,則算是比較好的出路了。就算王家淪落為平民,但方氏的三個孩子,靠著外祖舅家,以及方家的龐大姻親,將來就算不出人頭地,至少也有好的出路。
方氏,果然理智而聰明。徐璐捫心自問,如果換成是自己,這時候也絕不會想那麼長遠,只會破罐子摔碗,鬧他個天翻地覆,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
但這樣一來,是一時痛快了,但子女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