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是如何收拾她的?”
林夫人頓了下,忽然搖了搖頭,“當時我並不在京城,並未親眼見到。我也是聽我大舅母親口說的。有一回,在先帝爺的萬壽節,楊老夫人在當時還是太子妃的皇后娘娘面前,又故伎重施,說了方大夫人的壞話,皇后娘娘就惱了,當著眾多勳貴夫人的面,當場把她給賣了。”
見徐璐雙眸冒光,林夫人就戳她的額頭,笑罵道:“就知道你也和我一個樣,最喜歡這些八封陰私。也罷,仔細聽著,我只講一遍。”
原來,當年楊國瑞入內閣後,又因首輔之爭,把後來進入內閣的吏部尚書方知禮視為競爭對手。但方知禮為人狡猾多變,性子強硬,為人強勢中,又有滑不溜秋的一面,楊國瑞大感吃力,在朝堂上幾乎要被方知禮蓋過風頭。
男人在朝堂上的威風,直接決定了各自的妻女在交際圈中的排行。
楊夫人貴為首輔夫人,但面對新任閣老夫人的方大夫人,也是壓力俱增。尤其在重大場合,方大夫人不但有著出身優勢,年齡優勢,姻親優勢,如今又多了份夫家優勢,幾乎蓋過首輔夫人的風光。更甚者,方大夫人在世家勳貴夫人當中,說得上話,排得上號,呼風喚雨,一呼百諾。
楊老夫人深感危機之下,決定打擊方大夫人的囂張氣焰,於是,又故伎重施,暗中散播方大夫人的壞話。比如善妒,這是首當其衝,也是不可辯駁的。
方知禮為人穩重又生得好看,卻只有方大夫人一個妻子,通房小妾啥的統統沒有。就算方太夫人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她最偉大而艱鉅的目標——給兒子安排通房,卻從來沒能成功過。
方大夫人是幸運的,但收到多少羨慕就會收到多少妒忌。有關她善妒的流言,從來都沒有停歇過。楊老夫人就抓住了這個機會,由內到外,循序漸進。
方太夫人在京城又是公認的糊塗,聽風就是雨的性格,身經百戰的楊老夫人只需派出她的追隨者或閨蜜或幾個上得檯面的奴才,在方老夫人耳邊稍微撩撥幾句,方大夫人後院就起了火。然後,外頭有關方大夫人善妒,頂撞婆母等不好的名聲就傳了開去。
身為堂堂一品誥命有兒有女又有強大娘家依靠的官夫人,這些罪名並不能損害方大夫什麼。但緊接著,又傳出方大夫人以上香為名,在寺院裡與外男私會的謠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本來就對兒媳婦一直不滿的方太夫人更是藉此理由,在後院裡撲騰得歡快,方大夫人腹背受敵,確實狼狽,整整半個多月沒能出現在外頭。直到聖上的萬壽節來臨,才在宮中見到消失已久的方大夫人。
萬壽節那日,楊老夫人親自上陣,在太子妃面前,又稍稍撩撥了幾句,太子妃卻當場就發難,當著眾多世家夫人,王妃公主,高官夫人的面,冷著臉質問:“你說方大夫人在寺廟裡與別人幽會,可有證據?”
太子妃的聲音之高,諾大的宮殿內,全都聽得清清楚楚。
楊老夫人一直在躲在幕後,或操縱流言,或操縱著別人替當她的馬前卒,也習慣了在臺下弄鬼,真正搬到檯面上,立馬就慫了。被太子妃當場質問,訥訥不成言,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也是,傳播流言的方式通常都是揹著當事人傳。
而身為聽眾,聽過就算了,哪會當場質問出來,甚至還當著當事人的面。
楊老夫人在心裡痛罵著二百五的太子妃,一邊臉紅耳赤地解釋辯駁,卻也蒼白無力。
當時的情形,楊老夫人收到的各種難堪,絕對可以載入大慶朝史冊。
說別人的壞話,當著當事人的面,被人當場揭發出來,各種難堪不用多說。就光應付太子妃的質問,就可以讓楊老夫人脫層皮。
方大夫人當場質問楊老夫人,“我在廟子裡與人幽會,夫人可是親眼目睹?”
楊老夫人只好說她也是聽別人說的。
方大夫人緊緊逼問,是聽誰說的,她好當面與人對證。
楊老夫人說不出來,就一句“聽別人說的”含糊過去。
太子妃就說,“也只是聽別人說了一句,你就敢拿到本宮跟前說,也不怕汙了本宮的耳朵。你可知,汙衊朝廷命婦,可是要受反座的。”
緊接著,太子妃又說,“以前你也曾在我跟前說過不少人的壞話,我信你的為人,全都以為是真,沒想到你膽子倒是大了,敢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來唬弄我。”然後太子妃當場抖出楊老夫人還曾說過別人壞話的事來,涉及到了三位王妃,兩位公主,七八位勳貴夫人,無數個朝廷命婦。這下子,所有人都暴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