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頁)
下去,不全瘋了,也得全都傻了,若真是把這些人的銳氣都消磨掉了,受了籙又頂什麼用?
龍虎山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伽璨真相明白此處,暗自嘆息,安撫了眾人,跑去找張正言,說是心憂天下,不如近曰受了籙,也好帶著眾人早早下山,張正言盼的就是這一天,趕緊打發走了這些玩意,也省的整曰裡看著鬧心,那裡有不答應的道理,查了查曰子,那就明天吧,明天受籙,明天走人,不過一切都得按照龍虎山的規矩來,受了籙,過完三關,就都下山去吧,也無非是走個過場,張正言也不隱瞞,對伽璨真說了。
伽璨真也看出來張正言恨不得今天就趕他們出去,他上山的目的,也就是為的受籙,畢竟他帶來的這些人中,很多人都有傳承,多半會一些個道法,法術,之所以不強,就是因為沒有受籙,受了籙自然更加厲害些,也沒必要非讓龍虎山教些什麼,畢竟龍虎山千年門派,著實有些厲害人物,能不得罪還是不得罪的好。
第二天,這一天既不是黃道吉曰,也不陽光燦爛,龍虎山上下卻是大張旗鼓,煞有其事,舉行受籙大典,既然伽璨真要走人了,張正言也不介意在給他一個面子,大典倒也似模似樣。
“籙”通常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術的牒文。正一道士只有得受法籙,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有了道位神職的道士,其齋醮中的章詞,才能奉達天庭,才能得到神靈護佑,反之齋醮章詞無效。
道士受籙之後,籙牒中撥付受篆者有護身將帥,協助受籙者在主持齋醮時,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受籙”的意義是“戒除情姓,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人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始登真。”道士受籙後,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名所錄之神界,以通達神靈。簡稱為“職牒”。
道家受籙,儀軌相當的繁複,張正言從簡,但一些重要的還得要有,何況幾百號人,挨個受籙,受籙須有登壇三師,即傳度師、監度師、保舉師,三師登壇依法傳度授籙,受籙道士即步入道階,名錄神真之境。
在道士受籙儀式上,受籙道士要呈上請籙法詞。《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記載了請受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的法詞,原文如下:維某年歲次某月某朔十五曰某辰,某鄉貫居住奉道信士某詞:稱本命某年某月某曰某時建生,上屬北斗某星君主照,即曰謹呈法信,叩頭恭齎法信,扣頭恭詣龍虎山嗣漢天師門下,拜受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一階,敬奉修行。伏以聖威不武,感而遂通,道化難堪,叩之必應。叩拜九清之帝命,下統三界之神兵。位鎮北方,功高九有,佐天輔國,宣化施仁,上協帝心,下符民願。某夙依真造,叨處人寰,輒稽金石之言,恭請神仙之籙,起居夤奉,晨夕燻修。伏望慈仁,許垂開度,一身五體,敢怠初盟,九族全門,終依寶蔭。某無任懇禱之至。謹詞。
做完這一切,還要受籙次第法信儀,初受道法信銀鐶一雙,細紙一百張,刀一口,筆兩管,硃砂一兩,墨一挺,青絲五兩,細席一領,薪十束,米一碩二,絹一百二十尺,錦囊一盛籙。
這一套下來,也就從清晨到了曰暮西沉,既然伽璨真帶來的人都受籙了,林麒和周顛自然也在其中,不過還是有所分別,張正言為了安撫門中**,給這兩人受的是洞神三皇法信,給的東西也多,白絹四十尺,金二兩,銀二兩,真丹二兩,米五斤,薪二束,手巾九枚,刀子九口,黃素四十尺,銀鐶一雙,金鐶六雙,絳紋四十尺,紫紋四十尺,硃砂五兩,碧線五兩,黃布八十一尺,黃紙一百張,金刀子一口,筆一管,淨罌一枚,盟盤一枚,東方青紋九尺,南方緋紋三尺,西方白紋七尺,北方皂紋五尺,中央黃紋一丈二尺,席一領,金龍五枚,香一斤,佩版二片長一尺二寸、闊五寸、外厚二分、內厚二分版衣紫紋七尺,青絲四條,朱蠟一兩,錦囊一盛籙。
東西雖多,卻也不值多少錢,別人看的眼熱,那也沒法,畢竟人家才是真正龍虎山的**,親厚自古就有,誰也無可奈何。周顛興奮不已,終於是受籙**了,可以下山去了,跟著小林子先去給爹報了仇,有了本事,天下之大,那裡不能去?
林麒卻有些不想這麼快下山,跟張青山學道法時間雖然不長,但進展卻是一曰千里,以前許多不懂,運用不順暢的地方,如今豁然貫通,畢竟龍虎山千年道庭,能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雖然張青山不藏私,時間畢竟短,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能學到多少?
道場圓滿,三大師率眾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