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耍�虢郵芩�暮靡狻�
既然是好意,林麒也不推辭,入鄉隨俗,穿上了羊皮襖,帶著同樣穿上了皮襖的虎頭隨著呼爾哈吉,呼倫,出了門,這會天已經黑得透了,寨子中間豎起一個大火堆,整個寨子的人都聚集到了火堆周圍,靜靜等待。
火光對映下,女真人各個臉色通紅,身穿皮袍,互相嘰裡咕嚕的說著話,有的還朝林麒點頭致意,林麒拉著虎頭笑著找了個位置,呼倫就在身邊,過了沒多久,聽到一陣孩子哭聲,扭頭看去,就見呼爾哈吉家的婆娘抱著個一歲多的孩子,包裹在羊皮裡,幾個女真漢子,綁住了一個咯咯咯……妖異的笑個不停,但看上去卻甚是年輕清秀的女子出來,女子身邊一個愁眉苦臉的男子,看上去也就二十來歲,跟呼倫很是相像,應該就是她的哥哥了。
林麒暗中捏訣開了陰眼,就見女子身上附著一隻老鬼,六十多的模樣,牙都沒了,是個關東大娘的模樣,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差不多有個二百多年的道行,林麒能看到,虎頭自然也能看到,嚥了口吐沫,對林麒道:“師傅,那女子身上有個老鬼,我去吃了她吧。”
林麒嚇了一跳,不知道這裡面因果如何,怎能妄自胡鬧?何況女真人有女真人的規矩,人家也有驅魔的法師,跳神的薩滿,用的著你出手?怕是鬧不好,反而得罪了女真人,不如就此觀瞧,實在不行再出手不遲。
林麒急忙對虎頭道:“別胡鬧,老實看著,你若是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回武當山讓張老神仙看著你。”
說來也是奇怪,虎頭天生的陰童子,除了林麒誰也不怕,就怕張三丰,老神仙一眼瞧過去,虎頭就顫抖不已,像是也知道張三丰厲害,虎頭跟林麒親近,又怕張三丰,那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回去的,只能點點頭,好奇的睜著大眼睛四處瞧,再也不敢多話。
一會的功夫,布庫裡雍順帶著個男子走進火堆旁邊,恭敬的對他施禮,林麒捏捏鼻子,暗罵一句,孃的,你不是天生聖人嗎?誰見過天生聖人的村落裡還鬧鬼的?真是個不知所謂。
一邊暗罵,一邊好奇的偷瞧,但見來的這個薩滿也就三十多歲的年紀,臉色有些蒼白,一個挺大的鷹鉤鼻子,雙眼有神,健壯的很,想來也是,既然是請神,自然身體要好,否則承受不住,林麒愈發的好奇,不知道薩滿如何請神,是不是如茅山下矛一樣?
部族的人眼見阿來薩滿到場,急忙退避兩側,各個躬身行禮,用女真話祝福吉祥,人人恭敬,各個都對薩滿充滿了畏懼與敬意,阿來薩滿趾高氣昂,站在火堆旁邊,就有人捧著法衣,上來伺候著披帶整齊。
林麒不知道薩滿的法術比道家如何,但法衣卻是遠遠超過了的,阿來薩滿頭戴神冠,頂立火焰狀鐵角,鐵角上掛五色綢飄帶。銅鈴象徵神鳥鳴叫,飄帶象徵彩虹。薩滿法服為犴皮縫製成的對襟上衣形,兩肩及袖口、腋下、底襟、縫綴各色綢緞、布質的長飄帶一百二十八條,飄帶上繡曰、月、鹿和兵器等圖案,並綴有小銅鈴,展開後似大鵬翅膀的形狀。
五顏六色的飄帶,象徵薩滿神靈的羽毛,穿上就能飛上天界。薩滿神衣胸、背及肩部綴大小銅鏡二十面,腰際兩側垂掛有錐狀三稜兵器、小鐵弓箭、獸骨、黃鼠皮、荷包等物。薩滿作法時,穿此厚重的神衣狂放而有節奏地旋轉,飄帶飛揚,身上的銅鏡、響鈴、垂掛的各種小兵器等物叮鐺作響,宛如展翅飛天並呼風喚雨的大鵬,極有氣勢。
但看這一身裝束,道教的設壇作法就輸了一籌,林麒打起精神,再瞧,就見阿來薩滿披掛完之後,念念叨叨他聽不懂的言語,從隨從那裡拿出一根紅色的布條,小碎步的跑到呼倫嫂子家的窗戶上繫上,下端用桃木固定在地上,這裡有個說法,紅色的布條,被視為天梯,薩滿請來神將從天窗順著這條繩子下來。在神梯繩的下半部,再拴一根用各色布條搓成的繩把,拉扯回來系在呼倫嫂子的手背上。
做完這一切,開始繞著火堆蹦跳起來,他一手執鼓瞧著密集的鼓點,隨著鼓點跳動,一邊跳著一邊口裡不停地唱著林麒聽不懂的請神詞。林麒雖然聽不懂,但看樣子跟茅山術的下矛,請神上身相差不多,不過就是形式不太一樣罷了。
唱罷請神歌,鼓點開始變得急促,阿來薩滿亦結束瞭如歌的請神誦唱,開始呼吼起來,鼓聲越來越緊,薩滿的吼聲越來越大,現場氣氛也變得越來越神秘、恐怖,阿來薩滿繞著呼倫嫂子的旋轉速度也在不斷地加快。
林麒開了陰眼,若說真請來了什麼,萬萬沒有看不見的道理,可他就是沒看見阿來請下來什麼,正疑惑之間,阿來薩滿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