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水猴子盡出,北上衝垮朱元璋,重整軍心民力,再來與他決戰,只要他陳友諒不死,縱使敗上百回又如何?當年劉邦與項羽之戰,還不是屢戰屢敗,最後一站才鼎定江山,劉邦做的到,他陳友諒就做不到了?
如此多的念頭一晃而過,陳友諒振奮精神,對張定邊道:“太尉,你去傳下朕之旨意,通告全軍,只要能衝破朱元璋的船隊,奮勇殺敵者,待朕回到國都,原來的將軍,一律入朝為重臣,原來的官佐,一律升為大將軍,原來計程車兵,一律賞金千兩。”
張定邊領命而去,重賞之下果然軍心振奮了許多,陳友諒耳聽得外面傳來歡呼聲音,深吸了口氣,揮手讓身邊所有人退下,踱步出了船艙,眼望茫茫湖面,暗中唸誦咒語,召喚出五通神來,輕聲道:“明曰朕北上與朱元璋決戰,望五神護佑,待朕回了都城,建五通大廟,封正神,塑金身。”
五個邪神聞言輕頷其首,朝著陳友諒衝撞過去,陳友諒猛然一聲冷哼,額頭冷汗冒出,接連悶哼五聲,直到五個邪神都隱入他身軀之中,才勉強站直了身軀,身上黑氣籠罩,妖氣騰騰……
夜色愈發的深沉。
感謝:大板牙哥打賞10000幣,多謝,多謝。(未完待續。)
二百九十一章 決戰
終於不可避免的到了這一天,凌晨,有霧,鄱陽湖上靜謐得一如往曰,忽地,霧氣翻卷起來,一艘艘猙獰的巨大戰船露出端倪,漢軍船隊北上,漢軍艦船還有六百多艘,分作三路,陳友諒龍船居中,姚天祥率二百戰船護衛東側,張定邊率二百戰船護衛西側,三路大軍浩浩蕩蕩,鼓起重賞之下的氣勢,很快就迎上了朱元璋的前哨船隊。
朱元璋前哨船由廖永忠統率,船也不多,只有百餘艘,戰鼓之聲驟然響起,敲碎了天地間的寂靜,廖永忠急忙派哨船去向朱元璋稟報,自己則率戰船迎戰,張定邊眼見廖永忠戰船餓狼也似的撲上,急忙調遣姚天祥船隊,姚天祥親率一百多艘戰船殺來,兩隻船隊,姚天祥從東,張定邊在西,陳友諒居中,三路戰船一起朝廖永忠衝殺,廖永忠奮勇迎戰,奈何勢單力薄,堅持不到一個時辰,整支船隊就被打散。
廖永忠雖然敗退,卻也給朱元璋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張定邊打垮了廖永忠,傳令各部,不要貪功冒進,不要追擊,仍是原來三路陣勢,繼續向北挺近,巨大的船隊沉默著向前,在這陰森的沉默中,透露出一股破釜沉舟的殺氣。
船隊走了不多遠的距離,便見湖面上白茫茫一片戰船,衝殺過來,當先一艘巨大戰船之上,朱字大旗迎風飄揚,陳友諒兵分三路,朱元璋同樣兵分三路,俞通海迎上張定邊,康茂才迎上姚天祥,朱元璋率徐達,常遇春,迎戰陳友諒主力戰船,敗退回來的廖永忠也加入到朱元璋主力船隊,三路兵馬當中,以朱元璋一路最為強大。
大戰一觸即發,朱元璋親率戰船狠狠痛擊陳友諒船隊,陳友諒的實力仍然是跟朱元璋不相上下,重賞之下,漢軍將士鼓起勇氣,拼殺了個不相上下,湖面上廝殺不絕,湖面之下,三百人頭鰲八百水猴子,還有趕過來的大魚馱浮起陳友諒所在龍船,輾轉挪騰,靈活無比,不管朱元璋手下戰船如何奮力,都奈何不得。
林麒仍是扮作侍衛站在朱元璋右側,不同的是,這一次,冷謙,周顛,佘鈴鐺,全都聚集在主船上面,所有人都知道,此一戰就是底定乾坤之戰,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朱元璋並未催促林麒使出殺手鐧,陳友諒同樣也沒有,兩人都在比耐心,都在等那個一擊必殺的時刻,大戰從清晨殺到中午,仍是分不出勝負,東路康茂才與姚天祥膠著在一起,短時間看不出結果,西路張定邊戰了上風,俞通海漸漸吃緊。但張定邊心中掛念陳友諒,拼命的想要靠過去,俞通海卻是死死咬住不放,如同狗皮膏藥,沾上了你就很難撕得下來,惹得張定邊大怒,迎頭廝殺,此一路最為慘烈。
眼見俞通海有些堅持不住,朱元璋想派廖永忠去支援一下,劉伯溫卻急忙道:“不可!俞將軍雖然吃力,幾個時辰內並無大事,還可支撐得下去,國公若是派廖永忠去助戰,我中路艦隊實力就降,若是此時陳友諒一鼓而下,怕是難以抵擋得住,只要中路挺住,集中兵力將陳友諒解擊潰,俞通海那邊自然無事。”
朱元璋布衣出身,不文不武,卻有個好處,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更善於用人,比起陳友諒的唯我獨尊來,更加的知道隱忍,這一場梟雄之戰,決定的就是中原幾百年的天下走向,誰也不敢大意,誰也不敢小瞧對方,兩人都知道,萬萬不能給對方任何一個小小的機會,否則就是後患無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