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
“那你不認得那個常道觀的葛道長麼?”
“老夫下山時,他還沒來呢。”
有良想了想,突然說道:“師父,你和杜大姐是情人吧?”
柳十三驀地臉色一紅,面現尷尬之色。
“俺知道了,你一定是為了她才還俗的。”有良咯咯笑道。
柳十三長嘆一聲,過了許久才幽幽說道:“有良,師父給你講一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故事吧,距今已有400年了……”他目光凝視著夜空,好像穿越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
浙江紹興府布政使之子李甲,在京城做監生,一日於秦淮河畔遇到金陵名妓杜薇,其在教坊發司院中排行第十,人稱“杜十娘”。這杜薇生得:渾身雅豔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臉如蓮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櫻桃,何減白家樊素。可憐一片無瑕玉,誤落風塵花柳中。
她十三歲破瓜,現年十九歲,七年來多少公子王孫為她情迷意亂,破家蕩產而不惜,有道是“座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千觴。院中若識杜老薇,千家粉面都如鬼”。
李公子風流年少,兩人一見鍾情,意氣相投,朝歡暮樂,終日相守,如夫婦一般,海誓山盟,別無它志。
杜十娘有心從良,想嫁與李甲,唯李公子懼怕老爺不敢應承。初時李甲撒漫用錢,大差大使,老鴇脅肩諂笑,奉承不暇,別的富家巨室聞名上門,求一見而不可得。日來月往不覺年餘,李公子囊中日漸羞澀,老鴇也就處處給白眼兒看。老佈政在家聽聞兒子嫖院,多次來信催其回去,李公子迷戀十娘終日延捱,後來得知老爺在家中發怒,就更是不敢回家。此時已經身無分文,衣衫都典當光了,老鴇要趕他走,唯杜十娘不允,氣得老鴇說:“如果他十日內拿三百兩銀子來,就可以贖身,否則杜十娘就得另外接客。”
這李公子在京城到處借錢也借不到,期限臨近急得團團轉,杜十娘於心不忍,悄悄拿出私房錢給他。十日到,老鴇見他真拿出三百兩銀子立馬反悔,杜十娘以死相逼,才迫使老鴇放行,兩人即刻乘船逃離京城返鄉。夜宿瓜州渡時,被一徽州鹽商巨賈子弟孫富看上,其貪圖十娘美色,使計誑出李甲一同去酒樓飲酒,席間極盡挑唆之能事,以李父身居布政使要職怎容家中長子娶青樓女子為妻戳中李甲的要害,並願意出一千兩銀子交換杜十娘。
李甲藉著酒力說要和十娘商量,不料杜十娘竟然爽快的答應了,次日交割的時候,岸上聚攏了好多看客為一睹秦淮名妓的風采。
十娘當著眾人之面取鑰開鎖開啟自己的描金文具箱,喚李公子抽第一層小箱,內有翠羽瑤簪寶珥價值黃金數百兩,被十娘盡數拋入江中,岸上之人都不知所為何事,李甲與孫富並兩船之人也無不萬分驚詫。
十娘命李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簫金管,再抽盡是古玉紫金玩器,價值數千兩黃金,十娘盡投於大江之中,此刻江邊觀者如堵,齊叫:“可惜!可惜!”再抽最後一箱,裡面除夜明珠盈把外,還有祖母綠、貓兒眼以及諸般異寶,目所未睹,價值連城,眾人齊聲喝彩,喧聲如雷。李甲不覺大悔,抱住十娘慟哭,杜十娘斥道:“妾風塵數年,私有所積,本為終身之計。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箱中百寶不下黃金萬兩,贈你父母,或許憐妾有心而接納入門,也好終身有托,生死無憾。誰知郎君中道見棄,負妾一片真心,今日當眾開箱出示,使郎君知區區千金未為難事。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今眾人作證,妾不負郎君,是郎君自負妾耳!”說罷抱寶匣縱身躍入滾滾長江之中……
講到這裡,柳十三已是黯然淚下。
“杜十娘……”有良突然腦中靈光一閃,“玉屍……那杜大姐莫非就是杜十娘?”
柳十三幽幽道:“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並非虛構,秦淮名妓杜薇為李甲公子所累,憤而投江自盡。後來屍體順江而下,因機緣巧合發生屍變而成為了一具‘玉屍’。而那李公子追悔莫及,沿江尋找,不吃不喝,最後殉情而死,此人師父不說,你也應該猜到是誰了吧?”
有良更加驚訝了:“你是說……關教授!”
“正是,時至今日400百年也已過去,儘管當年的李公子已經變成了一具鬥屍,卻仍舊不肯原諒自己,日夜為當年所作之事懺悔不已。”柳十三嘆息道。
有良被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深深的震撼了。
過了許久,有良回想起杜大姐的容貌,不由得疑問道:“可是杜大姐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