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快,就什麼都不會缺少的。”母親聽後滿意地笑了。
從此,徐霞客除了吃飯時間,幾乎都在父親的書房裡精心讀書。他讀完整架整櫃的書籍後,又把那些心裡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歷史、地理和探險遊記之類的書籍,集中起來,反覆閱讀。進了私塾以後,他還經常把這些書揣在身邊。他覺得從這些書裡能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可以瞭解民族的歷史,使人心胸開闊,產生力量。後來,他決定放棄科舉,絕於仕途,準備遍遊祖國的山川。
恰在這時,霞客的父親去世了,身邊只有一位年老的母親,他實現宏願的決心有些躊躇。母親瞭解到兒子的心意,便鼓勵說:“孩子呀,身為男子漢,應該志在四方,不能為了家庭的緣故而放棄自己的志願,像一隻因在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狗。”為了激勵兒子,母親還親手為兒子趕做了一頂“遠遊帽”,讓他戴著踏上了征途。
開始,霞客出遊大都是在比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間隔。每次遊罷歸來,霞客總要把異地的風光見聞一五一十地講給母親聽。徐母總是為兒子的學識不斷長進而感到高興。後來徐母發現,既然遠遊,為何頻頻歸來?當他知道霞客仍然是為了照顧自己時,便對霞客說:“我雖然年已老邁,但身體還根結實,你用不著惦記我。不信,我還可以出去一遊。”她硬叫兒子陪她去遊覽了附近的荊溪和勾曲,而且一路走在兒子的前面,全不示弱。
得到母親的鼓勵,徐霞客激動不已。他開始了對祖國萬里河山的遊歷。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艱險,靠兩條腿考察了華東、華北、東南沿海、西南雲貴等17個省區,對大半個中國的地理、水文、地質、動植物,特別是有關我國石灰岩地貌作了數百萬字的遊記記錄,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
要想讓兒童也理解社會的玄妙,再也沒有比讓他們到大街上去觀光更理想的事了。
——法朗士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岡察爾
做學問的難和易——古代學者彭端淑書信教子
明末清初有一位學者叫彭端淑,他給兒子和侄兒們寫過一封信,信中談了做學問的難和易問題。他對難和易的論述充滿了辯證法思想,不但鼓舞和激勵了彭家的子侄們,而且也鼓舞和激勵了後來的許多青年人。他寫道:
“天下事有難易的區別嗎?去做,去學,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不做,不學,容易的事情也會變得難。
“即使我的天資愚鈍,才能平庸,不如別人,但是我每天堅持學習,毫不懈怠,總會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時候也就不覺得愚鈍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資聰明,才思敏捷,加倍地高於別人,但是我把這些天資和才能都丟開不用,那麼,我和愚鈍平庸的人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孔子的學生中,曾參是以愚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學業,最後卻靠曾參傳了下來。這樣說來,聰明和愚鈍的作用,哪裡是一成不變的呢!
“四川有個偏僻的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樣?'富和尚問:'你憑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就靠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富和尚說:'我幾年來都想僱船去,一直沒有辦成,就憑你哪能去得了?'過了一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感到很慚愧。
“南海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佛教聖地。從四1!!到南海,不知道有幾千裡遠,富和尚去不了,窮和尚卻去了。人的立志,難道不如四川這個窮和尚嗎?
“所以,聰明和敏捷,是可靠又不可靠的東西。自以為聰明和敏捷而不認真學習,那就會自取失敗。愚鈍和平庸,對人的發展有限制作用,但又不能完全把人限制住。不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努力不倦地學習,才是真正求上進的人。”
現在許多年輕人往往自恃聰敏,不求甚解,放鬆學習,作為長輩,應該對他們說些什麼呢?不妨讀一讀彭端淑的這封信。
你要盡其所能把你的家庭建成一個生活中心,在這裡面,一切良好的事物是被撫育培養起來的;在這裡,你的忠誠、熱望、同情以及整個你生命中高貴的東西,會被髮揚光大起來。
——阿瑟·米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鹹于思,毀於隨。
——韓愈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水滴石穿——竺嘉祥教育兒子竺可楨讀書要持之以恆
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