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軍令一下,各級軍官唯唯聽命,再也不敢怠慢。
11月15日早晨,杜聿明親自到九門口督戰,指揮國民黨13軍54師運動到九門口,率先發起總進攻。此時,擔任迂迴任務的25師則向義院口進攻,以策應54師。在杜聿明的親自督促下,這次13軍的攻勢異常猛烈,動用了大批的重炮猛轟自治軍的山頭陣地。
炮聲如雷,槍彈若雨。面對新一輪的猛烈進攻,楊國夫奮起反擊。但因雙方火力懸殊太大,到中午時,九門口已被54師攻佔。這一最險要的關口失守後,其他各關口都受到了動搖。黃昏時候,義院口也被25師佔領。
楊國夫的隊伍在這個時候確實無法與全部美式裝備的國民黨13軍匹敵。他們一路從山東長途行軍來到山海關,尚未休整就投入了戰鬥。部隊中的戰士們甚至連最起碼的人手一支槍都達不到。時值11月,已是秋風蕭瑟,這些戰士們卻仍穿著破舊的單衣單褲,有的人甚至還打著赤腳。再由於初至遼西,沒有群眾基礎,老百姓早已躲藏起來了,沒有人送飯送水,甚至給傷員抬擔架的人都找不到。當楊國夫在血戰之中得知九門口、義院門均已失守的訊息後,他立即感到自己的部隊有被國民黨大軍合圍的危險。於是,楊國夫沒有等待李運昌的命令,在11月16日早晨毅然下令撤出山海關,只留下少數人擔任掩護。
第10節 開啟了通向東北的大門
16日早晨,13軍向山海關正面陣地發起總攻。留守的自治軍人員打了幾槍也撤走了,杜聿明輕鬆獲勝。當日下午,13軍與52軍的迂迴部隊在山海關以東會師,宣告國民黨軍已佔領山海關,開啟了通向東北的大門。
17日,毛澤東在延安透過新聞廣播得知山海關失利,直接發電指示李運昌、沙克:必須死守山海關、綏中、興城一線,時間至少三星期。
李運昌接到電報後,心急如焚,急忙回電:山海關至興城一線只有正規部隊不到1萬人,而且戰鬥力有限,恐怕難勝此任。
中央馬上改變計劃,令李運昌、楊國夫部在錦州地區運動防禦。“節節堅決抗退,既不死守,又不輕易放棄陣地”。同時命令正在向東北趕來的黃克誠、梁興初改變路線,繞過山海關,迅速到錦西地區,“待敵深入錦西、興城線,從敵左側後突然攻擊”。
毛澤東想打個快速反擊,但杜聿明的速度更快。16日晚間他接到先頭部隊25師佔領山海關的報告後,當即下令各部隊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向綏中前進。17日早上,杜聿明乘吉普車親臨前線,監督l3軍快速前進。
下午15時,楊國夫師剛剛撤到綏中,還沒喘口氣,杜聿明尾隨而至,立刻展開迂迴包圍。楊國夫站在高地上觀察了幾分鐘形勢,一陣搖頭,自己根本沒有阻擊的能力,只得繼續後撤。
此時天色近晚,國民黨先頭部隊各自安營紮寨,正要休息。杜聿明火速趕到:“誰讓你們休息了?全都起來,馬上進軍綏中城!”
當夜24時,天黑不見五指,只有寒風在野外號叫。國民黨軍長驅直入,進駐綏中。杜聿明直到此時才鬆了一口氣,下令停止前進,原地休整。
就在杜聿明連連取勝之時,林彪卻正在心急火燎地匆匆南下,奔往前線,從錦州指揮部一直跑到興城、錦西一帶才停住了腳。他無法再前進了,槍聲已越來越近,而自己卻沒有可以指揮的部隊。林彪無奈,自己來得太晚,只好在這裡等著黃克誠和梁興初的主力部隊了。
剛在興城落穩腳,一大批自治軍部隊就擁了過來。林彪以為是黃克誠或者梁興初到了,再一細看,這群部隊情緒低落,衣衫不整,原來正是退下來的楊國夫部。
“唉!”林彪暗歎了一口氣。看來楊國夫部一時已難以再投入戰鬥了。林彪指示他們撤到後方,分散打土匪,休整部隊,暫時不參加正規作戰。
11月21日,山東軍區1師8;000人在師長梁興初、政委梁必業的率領下,終於趕到了興城。這個師的前身是八路軍115師的685和686團,是林彪的老部下。看到他們長途行軍後疲勞不堪的樣子,林彪不禁濃眉緊皺,憂心忡忡。現在的條件,不要說打勝仗,就是基本的作戰條件都不具備。
於是,他立即給軍委和瀋陽的彭真、羅榮桓發電報:“連日我在興城、錦州一帶所見所聞,我部隊已參加作戰者皆極疲憊渙散,戰鬥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訓練。梁師剛到,黃師尚未到達,遠落敵後。各部皆疲勞,武器彈藥不足而未得補充;衣鞋缺乏,吃不慣高粱,缺少費用。此外,自總部起各級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