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也是上天沒有拋棄他們,在一次大規模圍捕中,萊茵號躲到了一處隕石群裡。在其中竟然發現了一個隱秘蟲洞,放出探測器後竟是很長時間也沒有到達出口。根據判斷,這應該是一個超級蟲洞,可能能夠脫離這片星域。而且,這個蟲洞應該還沒有人發現過,雖然不知出口在哪裡,但是進入之後只要毀掉入口,應該能夠脫險了。將洞口布置一番,設定引爆程式後進入其中。
引爆蟲洞也有很嚴格的要求,否則要麼會影響蟲洞內部的穩定,要麼擴充了入口的直徑達不到破壞的目的。當然,在萊茵號來說,這個問題不大。蟲洞真的很長,而且有岔道口,本著保險的目的,選擇了繼續航行,在蟲洞中的航行超過二十地球年後,出來竟是一片陌生無比的星域——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也是,蟲洞一般是兩個空間摺疊的點,而且穿越蟲洞並不需要太多時間,當然比起直接航行更加不知要節約多少時間了。但是,蟲洞也有大小和長度,需要在內穿行幾十年的蟲洞,至少相隔幾個河系了。
按道理說,脫險後應該高興才是。但是疲累,憂傷等等籠罩在剩下的四人當中。大家都知道時日無多,已經再沒有希望回到遙遠的炎火星系。如是將那些進入休眠倉等待回家後見家人最後一面的船員相繼喚醒,休眠雖然能夠延緩生命機能,但不能完全終止,如果時間足夠長久,以這些船員進入時的身體狀態只會讓他們的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消逝。宇宙如此美麗,生命如此美好,在最後的時光就好好欣賞下吧。
沒有爭鬥,沒有研究,沒有絲毫的功利心理。當然,既然是遊玩,有危險也會早早避開,甚至已有文明蹤跡的星球也很少光臨。就這樣時間慢慢過去,倒也發現了些文明的遺蹟或者有特色生命的星球。只是,大家都是遊玩的態度,哪怕有些文明的遺蹟的確有研究的價值也沒去理他。直到一個個終老,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此生無論是萊茵伯爵的壽命還是船員們的壽命,都不足以支援返回炎火星系了,但是萊茵伯爵在最後想到一個方法。
他將所有這些年萊茵號得到的資料記錄在一個小小的智腦內,並重新對飛船設定了認主程式,同時設定了知識傳承。不過認主程式只要是碳系種族,有一定智慧的生物都可以。不過知識傳承的要求高了很多,至少是基因相似度達到90%以上。
同時,作為接受飛船的代價,所有認主成功的生物都將被強行種植一種基因病毒。只要接受飛船的主人在一千年內前往萊比利斯文明萊茵家族就可以解除這種病毒。
將一切都安排好後,在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了太陽系中的地球,發現這裡竟是與家鄉出奇的相似。想起自己後半生的經歷,想及自己同甘共苦的船員,想及故鄉的親朋戚友,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起。看慣了宇宙文明與星球星系之間的生生滅滅,但是看著身邊隨同的船員一個個離去,還是忍不住的傷心、痛苦,念及不知相隔多少個星系的家人,心中思念萬分。
六千多萬年以前,地球人類還沒開始進化,萊茵伯爵因著自己最後的希望,利用手中科技手段,稍稍影響了下,在地球物種當中增加了些萊比利斯人基因。期望逝去之後有朝一日有人發現並繼承星極艦萊茵號,將記錄所有資料的智腦送回炎火星系去。將所有一切都準備好後,就靜靜的等待自己最後時刻的到來。
滄海桑田,原來的海洋成了陸地,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海洋。
本來萊茵號就是隱藏著的,後來地殼變化,萊茵號更是深埋地底。期間多次地殼運動萊茵號也多次啟用啟動應急機制,但是因為沒有後續的命令,也就繼續深埋地底。也因為萊比利斯文明的技術,飛船歷經六千多萬年,竟然到現在還是完好如新。
這次地殼再次變化,飛船應急機制再次啟用。好巧不巧的,當林星掉下去的時候被飛船掃描周圍環境時發現,緊急之中救援程式啟動,牽引光束將林星救到了飛船上。也是運氣了,因為受傷,基因同時也被飛船檢測到,如是,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作品相關 萊茵艦的資料
更新時間:2009…8…8 1:00:23 本章字數:3632
萊比利斯文明是七維顛峰文明,其最新研製的探索艦代表了其文明的最高成就。
萊茵號是“星”級系列探索艦之一,自然上面還有“日”級、星雲級探索艦,不過那個購買需要的代價太過龐大,一般為皇室和大家族所擁有。
萊茵號“星”極艦從外面看,光長度摺合成地球計量單位就長2853米,呈紡錘形,最大直徑935米。但是如果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