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部分(第1/4 頁)
克洛澤若是來接應,鋒線上又缺少了威脅點,至於主教練賽前制定的進攻線路,試圖聲東擊西,以施奈德與克洛澤為誘餌牽制英格蘭的防守大部隊,令對方防守重心傾斜,這一點,他倆做的很好,真的很好,可是,另一邊的博德根本不Kěnéng第一時間進攻上來,更別說成為進攻尖刀直取敵軍心臟了。
33歲的博德,面對27歲正值黃金年齡又體能跑不死的小貝,本身作為進攻球員撤回去防守就相形見拙,尤其他還是個接近1米9的大高個,本不以突破見長的小貝,今天彷彿也腳下生花得不得了,實在是防守他的博德略顯笨拙了些,由此被壓制在左邊路後方,看上去更像是個邊後衛,實在令人無可奈何。
至於前面就剩下一個諾伊維爾,真掀不起任何風浪,菲爾內維爾加坎貝爾,徹底將他封死。
見識了巴西的桑巴魔幻舞步。再來看德國隊。真有巨大反差。德國隊陣中,施奈德技術見長,卻也不到世界級,克洛澤有望踏入世界級,一來還需打磨,二來本身也不屬於靠個人能力擊潰對手的球員。
在奧德里奇眼中,把今天的德國,看做是56年後的英格蘭。也就差不多了。
進攻一邊癱,右路強,左路癱,中場只有工兵,防守尚可,進攻組織除了公式化的傳球毫無亮點,而前鋒也沒有一己之力打破僵局的能力,原本德國隊的配置還應該好一些,因為他們有個帶動全隊攻守體系的巴拉克,至少比雙德共存靠譜。攻防轉換不會混亂,可惜。巴拉克停賽了。
足球是需要才華的,所以沒必要糾結為何英格蘭擁有看似很強大的雙德,卻在國際舞臺無所作為,試問未來英格蘭有誰能像麥克馬納曼這樣突破?歐文之後,還有前鋒能以Sùdù強吃後防線?中場組織,有誰能來一腳斯科爾斯那30米以上的精準直塞?雙德很好,在俱樂部也表現不俗,甚至得到歐足壇的認可,但是結合他們所在俱樂部隊友的特點搭配,就能明白一個團隊,並不是看似最強組合組合在一起就一定強,合理性,整體協調性,特別進攻手段的多樣性,才是強與不強的分水嶺。
本場比賽奧德里奇比上一場打巴西安靜了很多,幾乎站在場邊負手而立紋絲不動。
少了巴拉克的德國隊,別的不說,至少進攻實力就大打折扣,最明顯的邊中結合不再流暢,中路穿針引線少了靈魂,可想而知威力會下降多少。
德國隊青黃不接,尤為可惜的是左路的齊格,當年在德國足壇打出威名,有望競爭世界前三的邊路天才,自從轉會AC米蘭之後就江河日下,下坡路是一走便沒有回頭,輾轉英倫頻繁換東家,磨平了銳氣,加上頻繁的傷病,競技實力一降再降,待在暮氣沉沉的白鹿巷日漸蹉跎。
德國隊分組形勢就很好,進了淘汰賽,對手實力略微變強,比賽壓力以及重要性也同步提升,齊格便被博德取代,說到底,也只是差不多的換人,稱不上絕對誰比誰更好,德國隊能拿得出手的王牌幾乎沒有,若是想到十年後德國隊前中後三線人才鼎盛,要組織有組織,要突破有突破,要怎樣的神來之筆妙傳都能稱心如意,再看這02年的德國,反差之大,可不是能用榮譽來對比的。
英格蘭被外界詬病為糙哥,可跟今天的德國對比一下,Kěnéng德國隊要比英格蘭更糙。
奧德里奇的排兵佈陣針對性極強,今天他削弱了中路防守,因為對方巴拉克上不來,一個狀態早已不在巔峰的傑裡梅斯,加上一個在利物浦的哈曼,就算他倆一起衝上來,又怎樣?能在中路翻了天?
何況釋放小貝,讓他強壓右路,德國隊缺了一條邊,菲爾內維爾就能收緊內線或是大膽支援後腰線,奧德里奇何懼之有?
施奈德與克洛澤的努力,終究缺乏全隊支撐,90分鐘的比賽,也許不到60分鐘他倆就會陷入強弩之末的境地。
而英格蘭,在進攻中以小貝壓右路,斯科爾斯中前場組織排程,蘭帕德以防守為主給斯科爾斯打下手,麥克馬納曼在左路和中路自由活動,歐文面對Sùdù偏慢的後衛線,實則活動空間更大,機會更多。
英格蘭在進攻才華以及手段上,則要比德國隊強很多,源自他們有條不紊的整體,攻守體系默契的強大支撐,這一年半以來,奧德里奇沒怎麼調整過主力陣容,比起別的有些球隊頻繁走馬換將,若說默契,英格蘭絕對是能排進世界足壇前三的,這也是增強球隊實力的因素之一。
前三十分鐘,英格蘭還是在外圍打遠射,縱然有斯科爾斯與蘭帕德相繼兩腳漂亮的遠射轟出,卻還是被天神下凡一般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