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1/4 頁)
“奧德里奇霍爾!”
“帕維爾內德維德!”
“亨裡克拉爾森!”
現場的聲音有些混亂,那些三五成群喊著某人名字的聲音碰撞在一起,匯聚成一片吵雜的喧囂。
奧德里奇倒沒有擺酷,微笑著和在機場迎接他們的球迷揮手致意,跟在他身後的球員們也都會象徵性地打個招呼。
他們朝外走,人群便往外湧。
當青年隊的人跟在一線隊後面出來時,打頭的精英少年隊才出來。
脖子上掛著相機的C羅站在原地,一臉鬱悶地望著前面一群人追逐一線隊正越走越遠的背影。
耶納斯走到他身邊,好奇地問道:“幹嘛不走了?”
C羅氣道:“我們也是米爾沃爾的球員啊!”
梅西和阿圭羅兩個穿西裝比較萌的小子也停下了腳步。
不得不說,他們眼前的畫面有點兒傷人。
感覺他們就像是無人問津的路邊野草。
納吉走在最後面包圍,看到少年隊的人都站在出口不往前走了,他再看看前面的人群朝外湧追逐一線隊的場景,便什麼都明白了。
這幫在少年級別球壇是焦點的小屁孩,自尊心受傷啦。
納吉走上前拍拍C羅的肩膀,淡淡笑道:“記住今天,那些轉身離開的人會後悔的。”
C羅重重地點了點頭,其他人也都一臉堅定之色地點頭。
名氣這玩意,踢球的誰不在乎?誰不想讓自己更有名氣,更有影響力?
這幫少年郎在這個“受傷”時刻心底打定主意要讓那些看也不看他們一眼的球迷後悔!
納吉則顯得很開心,能刺激一下這幫小子,他當然喜聞樂見。
走著瞧,且看十年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372上一課
米爾沃爾空降東京,引爆全城的足球熱情,連續兩天米爾沃爾一線隊出席了五個商業活動,若奧德里奇只是主教練,必然會反對,但他同時還是球隊老闆,為了俱樂部的知名度影響力商業開發,則只能也參與其中,球員們並不反對,畢竟商業活動能直觀地增加他們的收入。
11月31號下午1點半,在東京國立體育競技場內,米爾沃爾少年隊與日本少年隊的友誼賽正式拉開帷幕。
現場座無虛席,日本民眾自然想近距離支援本國球隊,而且一張門票能看兩場球,在少年隊的比賽結束後,將會有青年隊之間的較量。
貴賓包廂中,奧德里奇和一線隊教練組成員坐在這裡看比賽,在他旁邊還坐著一位日本人: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
此人對日本足球貢獻極大,給日本足球設立了百年足球計劃,並且堅定地執行下去,現如今他只擔任足協主席四年,但歷史上他在位超過二十年,能穩定在位執政,也是日本足球能夠堅持計劃長期發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川淵三郎在包廂中與奧德里奇頻頻竊竊私語,多數時候是對方說,奧德里奇很少主動發言,因為他受不了對方蹩腳的英語,有時候聽差一兩個詞都要想半天才能理解對方的話。
日本足球學的是巴西,走技術型路線,這也是因材施教的選擇,若是走力量派路線,莫說衝出亞洲。他們Kěnéng連在東亞都無法稱雄。更別提跟西亞的球員進行力量衝擊了。
少年隊的比賽。球員年齡限制在17歲以下,日本少年隊這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17歲隊員,而米爾沃爾從各梯隊抽調的球員則年齡差距也不大。
17歲的埃弗拉,巴爾扎利加上16歲的萊斯科特,梅克斯組成了後防線。
17歲的帕克和卡里克以及上週剛過17歲生日的阿隆索組成中場中路搭檔。
17歲的華金和維森特組成雙邊前衛。
鋒線上則是再過四天就過17歲生日的大衛比利亞。
門將倒是隨便挑了個人。
在日本,雖然足球並不是第一大運動,但隨著全民足球的浪潮興起,在人口數量超過一億的彈丸小國裡。球迷的數量是龐大的,今天他們到場必然是支援日本少年隊,可是從比賽一開始,看臺上的加油助威聲就越來越小。
日本少年隊的球員縱然磨練技術為主,卻在面對米爾沃爾的同齡球員時完全處於下風。
進攻根本推進不上去,傳接球的失誤直接導致米爾沃爾從容不迫地發動快攻。
帕克在後場攔截成功,然後將球傳給阿隆索,緊接著,阿隆索和克里克在小範圍之內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