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等他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他們離廣宗城已經很遠了。
由於官軍衝殺了進來,兩人的親兵在驚慌之下,就被亂軍衝散了開來,褚飛燕被親兵帶著從北門逃出,往太行山跑去,管亥則是從南門逃出,往青州那邊退去。
皇甫嵩也沒有一直在猶豫,他叫人回營,把所有的官軍都叫了過來。
五萬官軍,先前白馬義從損失一些,皇甫嵩自己帶來了三千騎兵,算是補充齊全了。
皇甫嵩沒有輕兵冒進,先派了一小隊人馬,佔領了西門,沒有絲毫事情發生。
皇甫嵩心中安定下來,看來黃巾應該是沒有什麼計謀,應該是內部出了什麼事情。
想到這裡,皇甫嵩立刻興奮起來,自己剛剛來這廣宗,就把張角給滅了,這不就是名將的風範嗎?這不就是他畢生的追求嗎?
皇甫嵩確定了黃巾軍沒有耍什麼計謀後,大膽地下令麾下騎兵,搶先往縣衙攻去,先搗毀了黃巾的指揮中樞再說。
此時黃巾群龍無首,所有的黃巾首領裡面,只有趙飛、呂乾祖、管亥和褚飛燕逃了出來,其餘的人都葬身在了火海里面。
二十多萬黃巾看似人多,沒有人指揮,有如何是官軍的對手。
管亥和褚飛燕分別從南門和北門逃了出去,許多黃巾士卒沒有了長官下命令後無所適從,就下意識地分成兩撥人馬,跟在管亥和褚飛燕的後面一起走了。
皇甫嵩率軍趕到廣宗,還沒有休息一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強撐著身體的疲憊,指揮大軍不斷地圍剿黃巾亂賊。
二十多萬黃巾青壯,被官軍俘虜了十多萬,百萬的黃巾婦孺,更是大半都跑不了多遠就被官軍追上了。
這一晚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多殺,之前還聲勢浩大的黃巾軍,隨著張角的死去,又多了趙飛這麼一個外來者,比歷史上更早地失敗了。
皇甫嵩把城裡所有的黃巾抓的抓,殺的殺,除了些許跟著管亥褚飛燕逃走的,廣宗城裡已經沒有了一個還可以zìyóu活動的黃巾士卒。
皇甫嵩派人把縣衙議事大廳的餘火繼續撲滅,檢視了大廳裡還沒有燒焦的屍體,確認出了大部分的黃巾首領的身份,更在縣衙後院發現了張角的屍體。
皇甫嵩把張角張寶張梁的頭顱割下,連夜送到洛陽,此時才相信黃巾起義真的被他撲滅了。
這一晚上發生的事情在皇甫嵩心裡註定是個迷了,他根本無從得知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議事大廳為什麼會起火,這些首領又是被誰燒死的?
整個冀州是黃巾主要起事的地方,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皇甫嵩準備上書,請求漢靈帝減免冀州三年的賦稅,讓冀州百姓可以休養生息。
至此黃巾起義算是基本上結束了,後面就是收尾的事情了,管亥和褚飛燕分別逃到青州和太行山,都拉起了一支數量龐大的隊伍,各地的黃巾餘孽還有不少,但是已經無關大局了,黃巾已經動搖不了大漢朝的根基了。
漢靈帝見洛陽沒有了危險,又恢復了享樂的姿態,聽取了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份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容易地控制地方,可以有效進剿黃巾餘部。
而正因漢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以後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這也是拉開了三國的序幕。
這些後事都不關皇甫嵩的事情了,他立下的功勞已經太大了,剩餘的黃巾餘孽無關痛癢,漢靈帝是不會再派他去征討了,以免功高震主。
官軍一直忙碌到後半夜,才把整個廣宗城安定下來,天開始下起雨,皇甫嵩就下令所有的官軍在廣宗城裡休息了。
在一座比較大的宅院裡,這裡是袁紹分到的住處,此時正有人交談著。
“本初公,我甄家的小女兒甄宓,前些rì子和一些下人一起就被困在這廣宗城裡,現在城破了,我去了甄家在這裡的府院,卻沒有了人影,不知道本初公能否幫忙尋找一下。”
一個頭發斑白,年過半百的老人語氣焦急地說道,如果甄宓在這裡,肯定可以認出來,是最疼愛她的二爺爺,甄家的大長老,實際的掌權者。
“翁老太過客氣了,兒女輩都定下了親事,我們就是親家了,翁老比紹大一輩,叫我本初就可以了。”
說話之人正是袁紹,身高八尺,英武不凡,英雄氣概十足。
甄宓被術士算命說rì後貴不可言,這句話在冀州流傳甚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