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 頁)
“曹賊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人皆可得而誅之!看槍!”
“宛城侯?”原來是張繡的人馬,好好,張繡人稱“北地槍王”,撿漏殺了典韋,不是一般人物,李典斷然不是他的對手,如此前後夾擊,必能破而擒之!
於是葉風也不與大軍糾纏,飛馬殺奔李典。
李典大驚,他統軍作戰還行,但是武力只能算一般,此時見前後都受到攻擊,當機立斷,大喊道:“撤!”
曹軍早就被殺的心驚膽戰,此時聽到主將允許撤退,當即敗退,不過卻沒有亂糟糟四散奔逃,而是盾兵壓陣,弓箭拋射,緩緩後撤。
張繡和葉風心裡同時讚歎一聲,李典果然帥將之才,曹操手下能人何其多也!
曹軍一撤,葉風和張繡碰面,拱手道:“不知可是宛城侯當面?”
“不才正是!敢問將軍卻是何人?勞曹賊如此興師動眾!”
郭嘉在側幫著回道:“我家主公乃是代侯,署理幷州軍政,曹賊剪除異己,所以相害!”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張繡聞聽是葉風親臨,當即大喜,遂即下馬,將葉風親自請入關隘。
歇息一晚,起兵回去宛城。
卻說曹操以為穩賺葉風,一路急行,不料連番探報差點把他氣出血來,夏侯淵全軍覆沒,曹休、李典敗退,虎豹騎也沒追上,而葉風已經在張繡的關隘上高坐,此次圍剿簡直是一敗塗地!
強行無益,曹操只得下令大軍緩行,直到晚間才到達隘口之上。
聚攏眾將,升帳議事。
“葉風此去如潛龍入海,再無鉗制可能,我軍大敗虧輸,損兵折將,若不能扳回顏面,恐有人趁機作亂,諸公有何良策?”
荀攸一語驚人:“主公青州收黃巾、淮南平袁術、徐州滅呂布,定鼎許都,雄踞中原,即便有些許小人懷叵測之心也不能動搖一分,如今袁本初坐大河北,與我必有一戰,主公正該收服張繡,鞏固後方,此次張繡收留葉風,正讓我大軍師出有名!”
第一百六十三、章
荀攸切中厲害,眾謀士皆附和,眾武將也沒有被葉風的赫赫兇威嚇住,摩拳擦掌只待廝殺再找回顏面。
宛城地處司隸南方,四面皆山,乃是中州洛陽的門戶,西通關中長安,戰略意義非同一般,曹操早有收服之心,此時將士憋著一股氣,恰是時候。
遂令再起大軍五萬押運糧草,欲一舉拿下宛城,南拒荊襄,西圖關中。
張繡迎葉風入城,擺宴接風,席間有一中年黑衣人作陪,正是西涼賈詡。
葉風還是第一次見到賈詡真人,只見其身量長大,儀容沉重,方臉白麵,鼻直口方,沒有意料中的陰沉毒辣,反而讓人覺得有一股剛毅穩重的國士之風。與郭嘉不相上下,唯郭嘉眉宇飛揚,眉梢斜飛向上,而賈詡眉毛舒平,眉梢微蹙內斂。
據說賈詡乃賈誼之後,曾祖為武威太守,祖父做過兗州刺史,父襲輕騎將軍,也算得上是官宦世家,深得儒家保身之精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為保自身教唆李傕成事,致使漢室危如累卵,百姓流離,人送毒士之稱,據說這是他唯一有悔疚之心的一件事,今不可考。
真知灼見不下乃祖賈誼,生平設謀無一不成,以籌策之名列魏晉八君子之首。
輔佐曹操的時候,力主打擊袁紹,烏巢燒糧一戰而定;勸阻曹操伐吳,曹操不聽,至有赤壁之失;渭河對峙,設計離間馬超韓遂,西涼遂破。
一言坐實了曹丕的世子大位,曹丕登基後封為太尉,晉壽鄉侯,增邑三百。又勸阻曹丕伐吳之議,曹丕一意孤行,無功而返。
年七十七亡,諡肅侯。
保身趨利,古今第一,識人斷勢,天下無雙!
當時名流儒士皆運籌帷幄,不願爭雄天下,不然司馬氏豈有出頭之日。
相互見禮,因賈詡此時已做過尚書、光祿大夫、宣義將軍。葉風遂道:“久仰尚書經達權變人所不能,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沒有親近,甚至隱隱有指斥賈詡相助李傕禍亂中原的味道,但對其才能確實佩服。
賈詡淡然一笑:“不過為了區區性命罷了。代侯經略幽並,進取大幕。解除異族大患。詡實心嚮往之。”直言為了保命,又把葉風最能拿的出手的功績點出來,稍稍拍了一下馬屁。
葉風對賈詡何嘗不是心嚮往之,重施一禮道:“先生之才冠絕天下,還請對葉某提點一二。”
張繡舉觴笑道:“我得先生之助方能苟安於宛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