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松壽堂的一幕幕飛快劃過眼前,秦氏終於有了決斷:“如今看來,只有這一個法子。過幾日便是花朝節,伯府一早就收到涼國公府的帖子,你給玄武大街那邊發一份過去。”
“娘,這……”
“都是一家人,他們初入金陵定時有一番忙亂,能幫襯的地方,咱們也不能袖手旁觀。”
話雖如此,秦氏心下依舊存著三分忐忑。庶長房已然搬出去,遠離伯府這攤泥潭,憑什麼要為他們這一房利益,回頭同太夫人打擂。可轉念一想她又釋然,這些年太夫人越發得寸進尺。再不做點什麼,他們將在伯府內無立錐之地。
雙手合十,她只祈禱高坐松壽堂的太夫人再睚眥必報些,主動出手去壓制庶長房。庶長房那位如何變成榮姨娘,其中關節她一清二楚。但願太夫人能甩出十八般武藝壓住那邊,不然這文襄伯位子,指不定落誰頭上。秦氏嘆息,只覺自己走在懸崖邊上,步步如履薄冰。
第17章 送請帖
玄武大街羅府,解開心結的羅煒彤明顯開朗起來。用過午膳,她像條小尾巴似得跟在曾祖母身後,祖孫二人一道進了後院小廚房。
一進門她便察覺出不同,小廚房一應器物似乎都換了,原先的瓦罐變成細瓷,瓷碗瓷勺上燒著彩釉碎花。煙燻日久發黃變黑的窗戶貼紙也換了新的,窗戶開啟,明媚的春光和著窗外滿是青草氣息的空氣,柔軟地打在瓷器上,格外地閒適安逸。
“曾祖母,我不過兩日未過來,小廚房變化這般大。”
榮氏繫上圍裙,笑眯眯地看著小孫女左手拿起瓷碗,右手撈著勺子,望向窗戶的小臉滿是驚訝。那日嬌嬌說要學做點心,她便吩咐榮貴好生收拾此處。不過是一間小廚房,兩日功夫足夠裡外收拾妥帖。
“咱們嬌嬌要學做點心,廚房總不能再煙熏火燎。”
原來曾祖母專門為她改了小廚房,羅煒彤踮腳,在她滿是褶子的臉上親一口:“曾祖母真好,孫女一定好好學,然後做點心給您、祖父祖母,還有爹爹孃親吃,對了還有兄長,也不知他現在如何。”
榮氏瞭解孫子,幾年前過了鄉試,他孤身一人趕赴金陵,被伯府刁難毅然搬去國子監。常太夫人倒想拿此事作筏子,意圖給他扣頂不孝長輩帽子,但卻被他以“長輩不慈子孫如何孝?退一步講,孫兒可不想國子監上下都知道,蔭薦入讀的大哥府中竟是如此境況”,拿太夫人心頭肉,同在國子監就讀的文襄伯嫡孫做擋箭牌,三言兩語輕易化解。
總而言之,行舟那孩子雖然未及弱冠,但為人處世卻不比成人差。如今情況看著雖繁雜,但四海與孫媳也在金陵,怎麼都比當年要強。行舟雖會遇到麻煩,但怎麼也比當年強。退一萬步講,男兒就要多受些磨礪,玉不琢不成器。反倒是小嬌嬌,小孫女必須得嬌養,嬌養的女兒眼界高,日後嫁人也不會輕易受婆家欺辱。
“嬌嬌別擔心那麼多,曾祖母早就打發人去國子監,若真有事那人早就回來了。”
羅煒彤還算了解兄長,雖然在惠州時,兄長屢屢被她欺負,甚至各種給她背黑鍋,可他也只叫她一個人欺負,那麼多年還真沒見他在第二個人手上吃過虧。
想通後她點點頭,挽起袖子跟在曾祖母身後學起了做點心。她在怕苦和不會算數上隨了曾祖母,如今做點心也跟老人一樣有天賦。尋常人練好幾年都不一定能捏好點心形狀,而她卻是一學就會。
“嬌嬌這般聰明,曾祖母很快就沒東西教你咯。”
羅煒彤甜甜一笑:“那時候曾祖母就只管著吃,孫女每天都給您做好吃的點心。”
榮氏笑出一臉褶子,擰好最後一隻蝦餃,放小號蒸籠裡坐鍋上,望著窗外紅花綠樹春光明媚,只覺自從搬出伯府後,自己一顆心整日也跟這春光般明媚。多虧了孫子孫媳,當然還有整日逗她開心的小嬌嬌。小孫女以為自己心思藏得好,可她活那麼多年,見多了人情世故,怎會看不出她學點心的用意。
“那曾祖母就等著嬌嬌孝敬。”
羅煒彤繞到另一邊,給她遞著蒸籠,蝦餃極重火候,蒸的時候得有人在邊上看著。好在如今天不算熱,呆在小廚房倒也舒服。
祖孫二人齊忙活著,血緣相近讓他們彼此習慣幾乎相同。雖然只是蒸蝦餃,但配合親密無間,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人心情變得格外好。
氣氛正溫馨,就見劉媽媽急匆匆從院外進來,看到小廚房內正溫馨地祖孫二人,腳步稍顯踟躕。
羅煒彤最先注意到她,多年習武她比常人耳聰目明,且劉媽媽自小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