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3/4 頁)
外,四五六三個師都是新編,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量傷亡,但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後平均戰鬥力大大提升。
第五百七十章對日宣戰
ps:(感謝網靈科技、蕩蕩達達、毀滅公爵投出的寶貴月票)
1913年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選舉前後,孫逸仙親信控制的江西、江蘇、上海、廣東等地爆發武裝革命,意圖推翻北洋政府。國民黨稱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後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這些說法遭到外界質疑。
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遇刺,兩天後去世。兇手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獲,陳其美勢力稱搜出與國務總理趙秉鈞的通訊,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孫逸仙散佈訊息稱袁世凱是暗殺的背後策動者。
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在收到租界會審公堂移交的證據後,把罪犯應桂馨和國務總理兼內務總長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之間來往的秘密電報和函件的要點以“通電”的形式向海內外公佈,迫使趙秉鈞不得不發出公開電報為自己辯解。
上海地方檢察廳公開傳訊在位的國務總理趙秉鈞,趙拒絕到上海應訊。迫於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袁世凱批准他辭去總理,由段祺瑞代理。
宋教仁遇刺案也是一樁無頭公案,陳浩派了人在遊戲裡做這個任務,可惜沒有結果。遊戲裡真相究竟如何,只有做任務的玩家知道。宋教仁遇刺後一直沒人在論壇上公佈,所以系統“創世”對這樁無頭公案的斷定,估計只有那名任務玩家知道了。
報刊上的有文章指出宋案和借款案只是引線,真實原因是革命黨與袁世凱之間的矛盾。孫逸仙能讓出大總統位置,不等於革命黨人都那麼大度,不少人一心要推翻北洋。4月26日,袁世凱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借款合約,國民黨人聲稱袁意在擴張北洋軍隊。而借款未經現任國會批准屬非法。
善後大借款是北洋政府不得不然之舉,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早已破產,存銀只有幾萬兩。革命黨討伐袁世凱的兩個理由,實際上都站不住腳,他們打不過北洋被迫妥協讓袁世凱當了大總統,如今不少人又開始不安分。
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電反對貸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洋及國民黨之爭。老袁在六月免除胡漢民、柏文蔚的職務。
歷史上李烈鈞也是反對貸款的都督之一,同樣被罷免了職務。但在遊戲裡他和陳大人來往密切,知道陳大人那振奮人心的計劃,沒有站在革命黨一邊反對貸款,也就沒有被撤銷官職。
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福建許崇智和孫道仁在七月紛紛宣佈獨立,浙江都督朱瑞宣佈中立。湖南都督軒轅劍,得到了革命黨高層的一些承諾後,也在長沙宣佈湖南獨立。
無論是國民黨還是袁世凱,最重視的都是“西南王”陳霸先。陳霸先獨自控制四個省。擴編了九個師的陸軍,掌握著華夏幾乎所有的海軍,他的表態將至關重要。
西南總督陳霸先很快發了通電,大體意思是保持中立,不參與北洋和革命黨之間的爭鬥。陳大人冠冕堂皇地表示國家需要統一,堅決反對內戰,西南軍隊只會抵禦外敵,不會對同胞兄弟動手。
北洋和革命黨對陳大人的通電嗤之以鼻。如今歐洲戰雲密佈,列強沒有進一步侵略華夏。陳霸先大言不讒地說要抵抗外敵。不過是喊喊口號罷了!估計是想做得利的漁翁。可
惜他們都想錯了,就在北洋和革命黨在江南開戰後,陳大人再次發了一道通電。他在通電裡大談日本人在旅大的暴行,回顧了一番日本在華夏犯下的罪行,然後以金蘭灣名義聯合俄國對日本開戰。
通電一出天下皆驚,近代華夏一直被列強侵略。北洋政府和革命黨方面都懼怕日本人,但控制著西南四省的陳大人卻無視政府對日本人宣戰。更重要的是,俄國人還就認了陳大人的招牌,無視北洋政府的抗議也要與陳大人合作。
俄國與日本雖說達成了和解協議,但雙方的根本矛盾始終存在。俄國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大敗,這就註定了雙方的和平不會長久。俄國不但沒有如歷史上那樣讓出華夏東北,還佔據了朝鮮北部,這讓日本人情何以堪?
日本國內的激進分子多次鬧事,要求將俄國從朝鮮驅逐,並且讓俄國承認日本對華夏東北的合法權益。歐洲局勢越來越緊張,俄國也非常為難,他們的戰略重心在歐洲。日本人是個極大的威脅,如果俄國在歐洲參戰時日本進攻俄國的遠東,俄國將會腹背受敵。
日本人對朝鮮和華夏東北的野心昭然若揭,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