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頁)
訓練中重點演練了快速反擊。
甘國陽緊了緊褲子,走到場地正zhōngyāng準備開始跳球,球迷們早早地開始為他歡呼,此時甘國陽已經成為了波特蘭最受關注的新星。
“不用手下留情,甘。”伊頓看著甘國陽說道。
甘國陽笑著點了點頭,他當然不會手下留情,只要站在了賽場上,所有敵人他都要打倒!
只不過在跳球中,甘國陽卻是沒能爭得過馬克…伊頓。
伊頓實在是太高了,胳膊又長,裁判把球拋到空中,伊頓甚至不需要跳,輕輕一踮腳,就率先碰到了籃球,爵士得到球權,比賽正式開始。
爵士隊是一隻典型的外線攻擊,內線防守的球隊。
他們在鋒線上擁有得分王阿德里安…丹特利,甘國陽曾經在鹽宮球館見識過他的強大砍分能力。
而在後場則有達瑞爾…格里菲斯,他是80年爵士在選秀大會上得到的一名非常使用的得分後衛,擁有全面的進攻技巧和穩定的得分能力,每場都能貢獻20分左右。
內線,伊頓和貝利的搭配看上去相得益彰,一個巨大強壯,是重型堡壘,一個欣長靈巧,是補漏的大傘。
猶他爵士給人的感覺就是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猶他的問題卻也出在這裡,球員和球員之間的聯絡太少,尤其在進攻中,伊頓缺乏自主進攻能力,而丹特利火力強勁,串聯球隊的能力卻不足。
貝利和格里菲斯都很不錯,但不是那種可以改變場上局面的球員
開場開拓者的防守策略很具針對xìng,那就是放內線,包夾外線。
“包夾包夾!讓我來!保護好三秒區!”甘國陽在第一次防守裡就開始大吼,他開始直接參與對爵士外線的夾擊,放棄了對伊頓的盯防。
內線提外延阻外線輪轉,在當時NBA還是比較少用的防守策略,因為沒有聯防,這種防守很容易造成內線空虛。
甘國陽在高中、大學的時候倒是常常這樣做,這是貝爾曼最喜歡的防守策略。
拉姆齊也是意識到甘國陽強大的移動能力是可以利用的一大優勢,所以嘗試著讓甘國陽在開場參與外線包夾。
沒想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甘國陽將試圖突破的格里菲斯逼到了底線,格里菲斯想要傳球,結果在出現了失誤,帕克森將球斷下,開拓者發動快速反擊。
德雷克斯勒不在的時候,開拓者的反擊速度和水平明顯要下降一個檔次,無論是瓦倫丁還是帕克森,都沒有辦法快速有效的打擊對方。
開拓者的快速進攻主要依靠的就是團隊配合,依靠帕克森和範德維奇的jīng準跳投來打對手的立足未穩。
果然,瓦倫丁將球傳給了從右側快速插上的範德維奇,範德維奇做了一個投籃假動作,騙過了追上補防的丹特利,一個跨步切入到內線,拋投命中,為開拓者首開紀錄。
此時,馬克…伊頓還沒回到籃下,等他到了籃下,主要的任務也就是發球了。
開場兩分鐘開拓者的戰術執行很到位,針對xìng也很強,連續三次快速反擊成功,打的爵士有點暈頭轉向。
而爵士只是依靠丹特利一次打三分成功得到3分,開拓者以8:3取得領先。
但甘國陽卻賠上了一次犯規,他在夾擊丹特利的時候,丹特利並沒有分球給伊頓,而是強衝籃下上籃成功,而甘國陽打手犯規。
甘國陽沒有想到,這個身高只有6尺4,打控球后衛都差不多剛好的4號小前鋒,竟然有這樣強勁的低位能力。
之前看丹特利比賽就覺得,這個傢伙中投很不錯,低位技術很棒,經常強吃比他個子高的對手。
到了場上實打實的較量一番,才感覺到這個面相老實的得分王的實力。
甘國陽已經開始擔心,本來就鋒線防守薄弱的開拓者,這場比賽又將遭受丹特利怎樣的蹂躪。
不過開拓者的進攻依舊犀利,瓦倫丁和甘國陽做了一個擋拆,甘國陽直切內線,瓦倫丁一個擊地傳球,甘國陽接球直接上籃成功,為開拓者再添兩分。
伊頓防守上的一大缺陷,就是防守擋拆不行,這也是所有重型中鋒的通病,跟防跟不出來,跟出來了就回不去。
賽前拉姆齊就要求甘國陽多在高位做擋拆尋找機會,少去低位單打,揚長避短,甘國陽也是聽取了教練的意見。
這球打進後,爵士隊不得不叫了一個暫停,他們在攻防兩端都出現了問題。
進攻中外線遭到包夾,流轉不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