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a八一隊的主教練。
甘國陽猜的沒錯,走在第一個的就是王非,王非在退役成為教練以後,身材保養一直非常好,基本沒有發福,所以他四十多歲時和二十多歲時的相貌差別還真不大。
再加上那時候甘國陽看cba的時,王非作為超級強隊八一隊的主教練,常常出現在電視鏡頭上,因此他對王非印象是非常深刻。
“歡迎你們,來自中國的朋友!”就在甘國陽發愣的時候,斯特恩已經走上前和中國隊中穿著西裝,打著紅領帶的教練,錢澄海握手了。
與此同時,大廳裡的樂隊也奏響了柔美的布魯斯音樂,整個大廳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甘國陽也趕忙迎了上去,和錢澄海指導握手。
“你好…錢、錢指導……”甘國陽和拉姆齊說話都沒這麼緊張,反而面對這個來自中國的傳奇教頭結巴了起來。
對甘國陽來說,錢澄海這個名字實在是有些久遠了,但卻依舊是如雷貫耳的,但凡對中國籃球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位老教頭對中國籃球的發展做出過多麼巨大的貢獻,為中國籃球界培養了多少傑出人才。
1985年的錢澄海,還不像後來那樣的滿頭白髮,正值壯年的他看上去精神飽滿,眼神凌厲,他盯著上前和他握手的甘國陽一會,緊緊地握著甘國陽的手,說道:“你好,久聞大名啊,甘國陽同志!”
自從上一次在馬斯卡廷遇到中國考察團後,這是甘國陽第二次聽到別人用純正的中文叫他“甘國陽同志”,一種親切的感覺再次襲上心頭。
聽著錢澄海指導洪亮的聲音,甘國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禁撓了撓頭。
這時,中國隊其他的球員也都在打量著這名“第一位在美國職業聯賽打球的中國人”。
“感覺和我們差不多,也沒有三頭六臂嘛!”呂錦清在心中想道。
而其他的中國球員大多也有這樣的想法,大家都是二十出頭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同時也是國內頂尖的籃球運動員,看到甘國陽這個身高也不算太出眾,體型似乎也比較普通的中國人,自然會覺得不太服氣。
在和錢澄海指導寒暄幾句後,甘國陽又和男籃的球員、翻譯一一握手問好。
此次男籃一行十五人,主教練一人,助理教練一人,翻譯一名,其他十二人都是球員。
在問好時,球員們都做了自我介紹,甘國陽發現除了王非外,他還認識便只有閔鹿蕾、孫鳳武和宋濤,其他人甘國陽是連名字都沒有聽過了。
隨後,所有人便入座,斯特恩開始上臺為男籃致歡迎辭,向在場的嘉賓介紹了這次來訪的中國隊,並希望這次訪問能促進中美兩國在籃球方面的交流。
當然,在nba這個商業聯盟,一切東西都會和經濟掛上鉤,就連這次訪問的冠名權都被斯特恩這個商人給賣了出去,給了kaliber啤酒,所以這次男籃的訪美活動也被稱為“kaliber之旅。
雖然美國的活動充滿了商業味道,但和充滿政治氣味的中國大型活動相比,他的優點就是簡單明瞭,極富效率,所以斯特恩沒有在臺上喋喋不休,在相關的人都做了一些簡單的歡迎辭後,便進入了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
和nba的全明星賽一樣,斯特恩這次安排的也是自助餐,這種用餐形勢更加自由,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於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球員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這個時候的中國還處在剛剛改革開放的階段,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還沒有得到質的提高,相應的,男籃球員們的伙食雖然都很不錯,但也沒有辦法和發達的美國相提並論。
這裡豐富的菜色很快就吸引了餓了一下午的男籃小夥子們,他們像孫猴子進了蟠桃園一樣,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只有錢澄海老爺子,還把注意力放在甘國陽身上,在略作交流後發現,錢澄海發現甘國陽和絕大多數中國運動員都不太一樣,他談吐得體,用詞恰當,少了幾分運動員的衝勁,多了一些沉穩大氣。
在交談中得知甘國陽是在美國讀了大學,然後才進nba後,錢澄海教練也是恍然大悟似的點了點頭,要知道當時中國是職業體校制度,很多運動員的文化課都不被重視。
歡迎會進行了兩個個多小時才結束,斯特恩還請了當地有名的樂隊來為中國隊進行表演,也讓男籃小夥子們好好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什麼叫資本主義的“靡靡之音”。
歡迎會,由於奔波勞碌了比較長的時間,國家隊一行人也就早早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