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模部隊的地球各國,尤其是東亞來說,更加是個很腦殼痛的玩意。
反過來說,東亞卻不怕命運小隊,命運能剋制毀滅,不代表它能夠擁有毀滅一般的戰場清掃能力,東亞軍那種大的離譜的規模,最不怕的就是ZAFT這種型別。
也就只有大西洋聯邦這種科技和規模雙重高標準的國家,才會被同樣靠綜合國力吃飯的東亞所顧忌,單憑某一項優勢,是撼動不了東亞的。
現在ZAFT有了能夠消滅毀滅小隊的利器,東亞軍一定會很樂意痛打落水狗,順便掏點毀滅的殘骸回去玩玩。
大西洋聯邦軍的軍力優勢,在東亞軍的介入下,已經毫無意義,ZAFT自然是贏定了。
但這不能怪史提爾無能,LOGOS對軍隊所謂的掌控,原本就是相當有水分的玩意,他手頭的軍隊,雖然名義上LOGOS的勢力,但其中被忽悠的,卻佔了大多數。
撇開那些被忽悠的傢伙,完完全全符合LOGOS勢力這一條件的軍力,其實只不過和ZAFT相當而已,雖然人數也有個好幾萬,可搞精兵政策的ZAFT,最擅長的就是以少打多,更別說人數一樣了,沒超過三倍它根本不怕。
史提爾是空有遠超ZAFT的兵力,卻無法和對方打消耗戰,話說回來,如今LOGOS被迪蘭達爾一記屎盆子扣了個正著,凡是和LOGOS有關的人都成了過街老鼠,史提爾手下的軍隊沒有譁變,他已經很有本事了。
過早的發動全軍總攻,與其說是賭博,不如說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反正他又沒法拿那些人做炮灰,倒不如干脆一起上了的乾脆。
但這一點,隨著東亞軍的出現,又成了泡影,因為東亞軍的最大愛好就是打群架,人越多越喜歡,人少了,反而發揮不出來。
一般來說,100個東亞軍,打50個敵人,也許會輸,但1000個東亞軍打500個敵人,即使不保證贏,那至少也是個平手,而一旦超過萬人的規模,對面敵人的先鋒部隊也許屁都來不及放一個,就已經被踩死了……
這句話固然既誇張又帶有玩笑的成分,但確實體現了東亞軍的特色,因為它的構成方式,需要一定數量的兵員,才能發揮戰鬥力……
順便說一句,這群喜歡群毆的傢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ZAFT軌道艦隊很大方的幫東亞完成了空降的一切手續,東亞軍的MS部隊,直接出現在了馬瑙斯的右側。
萬幸的是,就算是ZAFT,也不可能直接空降重型武裝兵器,東亞軍最喜歡的重型火力單位,大部分都來不了,總算給大西洋聯邦軍留了點念想。
說真的,東亞的人似乎特別喜歡走極端路線,要麼是機動性差的要死,全靠火力和防禦吃飯,要麼就是犧牲防禦,換取高機動,高火力,不得不說,東亞人對於火力,特別的偏執。
而在和ZAFT進行了技術交易之後,東亞軍的這份偏執,如今變的更加的嚴重了……
東亞的MS部隊,剛一落地,就體現出了他們和ZAFT和大西洋聯邦軍的截然不同的戰鬥思想。
東亞軍的陸戰MS,明顯的就是毀滅高達的那種做法,犧牲機動,換取火力和防禦,大量的MS落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開始進行集結。
而其空戰MS,也沒好到哪裡去,同樣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擺陣列。
直到做完了這一切,東亞軍才正式開始作戰,整個東亞軍方陣,根本不管其他,所做的就是一件事,前進,和開火……
相比ZAFT軍和大西洋聯邦軍,甚至包括已經不復存在的歐亞軍所盛行的,靈活多變的小隊型作戰方式,他們簡直稱得上的老土和保守。
但這種保守方式無疑很要命,因為和東亞軍相比,ZAFT的火力,簡直稱得上是稀薄,東亞軍攻擊,尤其是陸地MS部隊,那幾乎是不瞄人的……
首先開葷的,就是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導彈還是要算火箭彈的玩意,從東亞軍的陸地軍陣中呼嘯而起,然後朝著他們前方的大西洋聯邦軍就那麼一股腦的砸了過去,之後,空軍部分也開始進行補充加菜。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毀滅高達對東亞軍的威脅性有多大……好在,如今,它們已經是命運小隊的獵物,況且東亞軍很無恥,它們選擇的,是沒有毀滅高達存在的方位,不過也是大西洋聯邦軍常規部隊最多的地區,但顯然,他們不在乎這個。
其實要論使用MS戰鬥的經驗,東亞軍還要在大西洋聯邦之上,和大西洋聯邦不同,東亞一直有著大量的調整者士兵,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