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2/4 頁)
我大吃一驚,猛然站了起來,指著那個大木巢說:“瞎子,有人鑽進去啦!”
瞎子也吃了一驚,說:“啊?有人?!在哪兒?!”
我指著那木巢說:“就在那底下!”
瞎子提著槍就趕了過去,蹲在木巢下仔細看了看,又用腳使勁踹了踹,說:“小七,你看花了眼吧?這地方比鐵還硬,連只耗子都鑽不進去,還能鑽進去人?!這地方還能有人?”
我也不敢相信,過去仔仔細細摸了摸,那木頭密匝匝的,確實不可能鑽進去任何活物,可是我剛才明明看得清清楚楚的,那小人兒就是一頭紮了進去,莫非真是我看走眼了?
又回到火堆旁,低著頭還在想著這件事情,餘光一撇,就發現那個小人又一次從巢穴裡鑽出來了,只露出一個腦袋,轉著圈,好奇地看著我們。
我趕緊咳嗽了一下,想提醒瞎子趕緊轉過頭看看,結果嗓子都要咳啞了,那蠢貨還是理解不了,反而嘲笑我,是不是剛才偷吃了驢毛,現在好了,嗓子被卡住了吧?
我沒辦法,只好壓低聲音,說:“小人又出來了。”
瞎子趕緊問:“在哪兒?”
我說:“你別動靜那麼大!低著頭,往木巢那邊看,用眼角的餘光看!”
這時候,那小人見我們兩個都低著頭,以為沒事,也開始把身子慢慢拔了出來,朝我們這裡匍匐前進了兩步,又站起身,小心地站了起來,躡手躡腳地朝著我們這邊試探著走了過來。
它的動作非常好笑,就像是一個小精靈,在努力模仿人類走路,又走不像,走起來東倒西歪的。走了幾步,又開始模仿瞎子,在那盤腿坐著,又做不下去,身子跌倒在地上。
我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那小精靈陡然一驚,猛然跳了起來,一頭撞在堅硬的木巢上,結果奇蹟又一次出現了,它竟像是直接穿透了堅硬無比的木巢,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我驚訝了,站起身,指著那木巢,說:“它,它消失了?它是鬼嗎?”
瞎子卻使勁拍拍我的肩膀,說:“屁的鬼!這是木精!這玩意你聽過嗎?沒想到咱們竟然能遇到這個寶貝玩意!”
“木精?”我搖搖頭,“這是啥玩意,是成精的木頭?”
瞎子哈哈大笑:“你聽說過人參娃娃吧,這玩意跟它差不多,都是寶貝!說它能起死回生當然不可能,不過吃了它,再重的傷都能治好倒是真的!”
第446章採北珠
我有些吃驚,那人參娃娃的事情,我可是從穿開襠褲時就開始聽,不過一直覺得是編排的故事,一株人參怎麼還能變成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
可是瞎子卻斬釘截鐵地告訴我,這是真事,他就親眼見過,親身經歷過。
他說的是十幾年前,他年紀還輕,跟著爺爺去長白山捕鷹的事情。
其實他們家原本是大山深處的獵戶,後來因為一件大蛇屠村事件,爺爺就帶著他背井離鄉,輾轉了好多地方,後來定居在吉林漁樓村,跟人學習捕鷹。
之所以學習捕鷹,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蛇群屠村時,曾把還在搖籃裡的趙大瞎子掠走過,放回來時,他身上就多了一塊蛇形的疤痕。
瞎子爺爺很擔心,這印記是不是埋下的一個定時炸彈,以後大蛇群還會跟著這個印記找回來,所以他讓瞎子從小學習捕鷹,鷹是蛇的剋星,有了大鷹在身邊,多少是一個保護。
捕鷹很辛苦,要在荒涼的大山腰支鷹網,挖個窩棚,人趴進去,一動也不能動,吃飯、喝水都在裡面,白天黑夜埋伏著,有時候甚至要趴一個星期。
俗話說,“鷹有鷹道”,這是說鷹的飛行遷徙有規律,從哪兒飛走,就會從哪兒飛回去,捕鷹是先觀察鷹道,然後在它必經之路上支網,捕鷹。
捕鷹最好是秋天,用老獵人的話講就是“處暑鷂子寒露鷹,過了霜降打海青”,找一塊半山腰的空地,支上三邊網,裡面放一個活鴿子。
這鷹眼最銳利,從高空一眼就看到了下面的鴿子,一個俯衝就飛下來捉鴿子,這時候人在窩棚裡看得準準的,伸手一拉,鷹網撲下來,就把大鷹給活捉了。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捕鷹時。
那一年,霜降了,瞎子早早的扛著鷹網,帶足乾糧,背上列強,去了大山深處,打算捕一隻大鷹,海東青。
這大鷹是有人預定的,預定的人是一個滿族人,姓金,瘦骨伶仃的,外號叫做老金。他之所以要鷹,而且只要海東青,還有一段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