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2/4 頁)
此外還要看看,這山上有沒有人參鳥,這人參鳥是一種灰色身體、紅嘴角、紅眼睛的小鳥,叫聲比較奇特,聲音很像“王敢哥哥、李五”,傳說這鳥才吃人參種子,它所在的地方,一般都會有人參。
最後還要看看,這山上有沒有大蛇,如果發現大蛇皮,那這山上出現大參的機率就大了,採參人說“大參必有大蛇護”,說的就是那大參旁邊,一般都守著老蛇,那老蛇會在老參旁修行,靠著人參氣強身,輕易不會離開。
放山時,每個人配一條手杖,叫做索龍棍,這棍子主要用來撥開茅草,尋找茅草裡的人參,也用來防身。
放山一般不說話,大家在山上找一會兒,就要用棍子敲敲樹幹,表明自己的方位,也表示自己沒有遇到危險。
採參行裡,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切口,比如人參不叫人參,叫“棒槌”,人參大小也有專門的名字。遇到蛇,也不能叫蛇,要叫它錢串子。碰到錢串子,要“請”走它,不能傷害它。
此外,每個人身上,還都要帶著一套棒槌鎖,就是一根紅線,兩頭各拴著一個銅錢。這棒槌鎖是鎖人參的,發現人參後,要第一時間用棒槌鎖給它“鎖”住,不然它就要遁地跑掉了。
鎖住棒槌後,就要放開喉嚨喊山,叫;“棒槌!棒槌!”
別人就要問:“什麼貨?”
這是問的人參的品相,就要按照人參的大小分一下等級,回應一下,才能開始挖參。挖人參不能見鐵器,一般是用鹿骨,或者鹿角,連汗毛粗細的根鬚都不能挖斷,一棵老參挖出來,往往要需要好幾天。
人參苗第一年只有一片小葉,叫做“三花”。到了第二年,五個小葉才能長全,出現一片完整的複葉,俗稱“巴掌子”。三年參會有兩片複葉,叫“二甲”。
三花和二甲不值錢,一般不會採,會留著它繼續長大。
“二甲”再長几年,會生出第三片複葉,叫做“燈臺”,這就算不錯的品相了,也比較值錢了。
“燈臺”上去,再生長十幾年,才能長出第四片複葉,叫做“四品葉”。
“四品葉”之後,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長出第五片複葉,叫做“五品葉”,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寶貝了。
如果說“六品葉”,那就是傳說中的寶貝了,一般都屬於成精的地精、山精了,據說它就能幻化從人形,蹦蹦噠噠地滿山跑了。
“六品葉”以上,因為複葉不再增加,就不能根據葉子多少判斷人參的品級了,一般是透過參頭來判斷。一般來說,人參要長一百年,才能長出來一個參頭,數一數參頭,大概就能估計出人參生長的年頭了。
當然了,這裡說的是在深山老林中出生的老山參,如果是人工養殖了,那就不值錢了。
第453章買命錢
人工種植的人參,一年就能長出來一片複葉,傳說中的“六品葉”,六年就能長出來,一點兒也不稀奇。
大家聽把頭這麼一說,更加興奮。
他們遇到的這個人參娃娃,早已經幻化成了人形,看來肯定是在“六品葉”以上,說不準還是一株千年老參,這東西簡直能成為貢品了,這下子可是發了大財!
那馮把頭也很興奮,不過他也叮囑大家,千萬要小心,這能幻化成人形的大參要是那麼容易採到,它也不會活到現在了,一定要小心謹慎,萬一出一點兒問題,估計咱們老哥幾個的小命,就都喪在這裡了。
大家聽他這麼說,也暗暗點頭,大家紛紛開始準備手杖、鹿骨,打算等天一亮,就開始捉那株千年老參。
天亮後,大家開始拉網尋山,大家整整尋了三天三夜,把那方圓十里的每一寸土地、草叢都徹頭徹尾梳理過了一遍,可是別說老參,連一株三花和二甲都沒看到。
大家開始煩了嘀咕,開始懷疑是不是判斷錯了,那小孩子搞不好根本和老參沒關係,就是個孤魂野鬼?
沒想到,就在這時候,那個小孩子又一次出現了。
這一次,他先是好奇地看著大家,接著朝著外面跑了幾步,又停下來,看了看他們,接著一溜煙兒朝前跑著不見了。
大家搞不懂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仔細朝著那小孩兒消失的地方找了又找,那裡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這又是怎麼回事?
那馮把頭走過來,仔細看了看,猛然說道:“我知道了!這老參是想讓我們跟它走!”
大家才恍然大悟,那人參娃娃三番兩次出來,都像是在引他們向一個方向走,只不過大家當時鬼迷心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