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當黃萬里見到有良的時候,會心的微微一笑,這年輕人重信守義,實屬難得。
當《水龍斬破局圖》在桌子上徐徐展開後,黃萬里的目光緊緊的盯在上面,口中嘆息道:“不錯,這就是兩千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建造,世界上年代最久遠的無壩水利工程,自此成都平原成為了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這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士就是李淳風,還有藥王孫思邈,僰族的大洛莫,中間的官員便是蜀王李愔了。”有良在一旁指點說著。
黃萬里沉吟說道:“此圖畫風古樸,真實的再現了唐代時期都江堰的風貌,難得啊。”他從抽屜裡取出一柄放大鏡,放在眼前仔細的觀察著。
“這位‘蜀王李愔’手裡拿著的像是圖紙的卷軸,封面也似乎有字跡,不過看不太清楚。。。。。。”黃萬里嘴裡說著。
有良接過放大鏡,湊在畫面上,李愔的手上握有的卷軸果然有字跡,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已經模糊不清了。他閉上左眼單獨以陰眼細瞧,兩個古樸的隸書字浮現在了眼前。。。。。。
“黃教授,是‘浮山’兩個字。”他說。
黃萬里聞言便是一驚:“你肯定麼?”
“沒錯,就是‘浮山’二字。”有良十分肯定。
黃萬里沉默了好半天,最後才緩緩說道:“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在今天江蘇泗洪縣的浮山峽口建了一座大壩卡住淮河,想要抬高大壩上游的水位淹沒被北魏軍隊佔領的壽陽城,這座大壩便稱作為‘浮山大壩’。浮山大壩長4000多米,壩高90餘米,底部寬度336米,壩頂寬度108米。相比計劃中的三峽大壩,壩長2309米,最大壩高181米,壩頂寬度15米,底部寬度124米,差不多浮山大壩體積是三峽大壩的兩倍半以上。公元514年開建浮山大壩,兩年後於公元516年建成,結果當年八月淮河發生特大洪水,大壩溢洪道洩洪不及而造成了潰壩。一百多億立方米的洪水形成幾十米高的巨浪奔騰而下,結果十多萬的南梁百姓慘遭淹死。”
第104章 雙羽四足
“那麼,三峽大壩將來也有可能潰壩麼?”有良想著心中就不寒而慄。
“這也並非不可能,”黃萬里說道,“從自然地理上來講,長江大壩攔截水流砂礫,阻礙了江口蘇北每年十萬畝的造陸運動,這損失已經就很大了。而且還會淤塞重慶以上河槽,阻斷航道,壅塞將一直向上蔓延至瀘州、合川一帶,勢必毀壞富庶的四川壩田。如果按照水顧問所說在長江上游諸河築壩攔砂,雖然可以暫時解決三峽大壩淤積問題,但只不過是將災難發生的時間向後推移而已,本屆政府的面子是保留了,可是子孫後代將遭殃,而且無解。到時候儘管可以炸掉三峽大壩,但上游壅塞的卵石砂礫卻只能用小船一點點運走傾倒,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損失根本無法估量。”
“既然是如此禍國殃民的工程,那他們為何還要堅持修建呢?”有良氣憤的說道。
“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黃萬里長嘆一聲,“當年修建黃河三門峽大壩的時候,我就向黃河流域規劃委員會提出意見。一是,水庫建成後將很快被泥沙所淤積,其結果是將下游可能的水災移到上游成為人為的必然的災害。二是所謂‘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毫無根據,這是出自於政治阿諛奉承而缺乏起碼的科學精神。1958年三門峽工程開始黃河截流,1960年關閘蓄水攔砂,是年潼關以上渭河大淤,淹毀良田80萬畝,唉,苦了渭河流域的百姓啊。”
有良默默的望著這位有良心的水利專家,不知如何來安慰他。
“你聽說過1975年8月河南駐馬店板橋水庫潰壩事件麼?”黃萬里問。
有良點點頭,二丫的所有親人就是在那次災難中喪生的,若不是老白找到了她,也早就沒命了。
“在那次大暴雨中,板橋水庫、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以及六十餘座中小型水庫在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30多萬人在睡夢中蒙難,釀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慘重的潰壩災難,令人心碎啊。若是長江三峽大壩一旦潰壩,宜昌武漢三鎮必遭滅頂之災,而長江中下游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損失將難以估量。”黃萬里沉痛的說道。
“國內那麼多的專家,難道都沒有表示反對的麼?”有良面現疑惑。
“政府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組排斥了所有反對意見的人,全部由支持者所組成,向上欺瞞國家領導,向下矇騙全國百姓,靠謊言編織了一件‘皇帝的新衣’,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