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模樣。即使老了,景帝在這些大臣的眼中,已經擁有著無人可比的權威性。
等翻完了最後一份卷子,景帝忽然拿起下頭呈上來的頭名,直接就給扔到了地上:“言之無物,好高騖遠,雖有幾分才華,卻不能腳踏實地,這樣的人當個所謂的才子倒是還成,入朝為官的話,可不是禍國殃民。”
景帝忽然發難,下頭的人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事實上這個人真沒有景帝說的這麼糟糕,卷子裡頭的內容雖然錦繡了一些,但好歹也有幾個說到了點子上,不過皇帝既然都說了這個人為官會禍國殃民,除非這位背後的皇女能夠上位,否則的話仕途就已經毀了。
景帝扔完了頭名,倒是沒有再對下頭的卷子發表意見,反倒是看向左邊的一位大臣:“孫愛卿,孔尚瑾此人似乎對農事十分嫻熟,提出的辦法也算合理,此人可有狀元之才?”
皇帝看似是隨口一問,但誰敢正把她的話當做疑問,那才是自己找死。
這位孫愛卿已經滿頭冷汗,要知道方才的頭名就是她一力主張的,事實上,這位孫大人早就投到三皇女趙曠的名下,這會兒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孔尚瑾文采確實出眾,原本臣等也有意讓她入駐三甲,但此人如今年方十五,尚未及冠,若是名聲太盛,就怕她年輕氣盛,反倒是應了傷仲永。”
景帝聽了倒是點了點頭,少年成名難免年輕氣盛,弄到最後一無所成的也多了去了。她看似很滿意這位大人的回答,只是測過身子問身邊的內侍:“方才你去偏殿看了,這位孔尚瑾可算穩當?”
那內侍陪伴皇帝多年,哪裡能不知道她的心思,滿臉帶笑的說道:“若是旁人,老奴還說不準,但若是這位孔尚瑾孔小姐的話,確實是個老成穩重的,在偏殿之內,這位小姐最是鎮定,旁的學子與她不睦,也能淡然處之。”
皇帝聽了倒是露出一絲笑容,又像是恍然想到似的,開口問道:“姓孔,莫非是永寧候府的人。”
那內侍連忙說道:“可不就是。”山東孔家雖也有盛名,但因為禁止嫡系入仕,朝堂之中反倒是姓孔的人少。
皇帝聽了哈哈一笑,又問道:“莫非還是咱們明珠的妻妹不成。”
也怪不得皇帝這般想,孔尚瑾的年紀太小,永寧候府能對上年紀的,可不就得是孔青琮的妹妹輩了。
那內侍倒是笑了,又說道:“皇上可是忘了,永寧候老來得女,這位孔小姐可不是咱們明珠郡主的妻妹,反倒是他小姨。”
皇帝似乎才想到這一茬,哈哈大笑道:“確實,這孩子是個穩當的,不能因為人家年紀小就壓了名次。”說完這話,直接提筆定了狀元人選。
☆、第64章 誰家狀元郎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高中狀元的孔尚瑾還有些暈暈乎乎,實在是沒有料到自己的名次會這麼給力,不是她小看自己,論才學的話,文無第一,誰能說得上自己的文章符合所有人的審美。
好吧,這些暫且不說,報喜的人上門的時候,永寧候府上上下下都帶上了喜氣,馮氏差點沒笑出一臉皺紋來,連聲喊賞,光是這一日,怕侯府的下人們都拿了好幾倍的月錢,一個個能不高興嗎。
女兒考中秀才,舉人的時候,永寧候壓著,馮氏不能慶賀,如今中了狀元,馮氏可不管會不會礙著別人的眼睛,大肆歡喜起來。
這會兒其實永寧候也不會再攔著他,這會兒自家要是安安靜靜的話,在旁人眼中不知道的才覺得奇怪呢。
在永寧候的同意下,由馮氏力主,呂氏小馮氏和馬氏作陪,永寧候徹底的熱鬧起來,一般而言,狀元郎很難出自勳貴之家,這會兒好不容易出了個奇葩,上門送禮的人自然也是絡繹不絕,再說了,孔尚瑾還未定親,自有許多人將眼光放到她身上。
家裡頭如何的熱鬧,與孔尚瑾如今的關係卻是不大,如今她正穿著大紅的狀元袍子,騎在白色的駿馬上游街呢。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有意啟用年輕人,今年的前三甲都未超過三十,狀元郎最為年輕俊美,榜眼是個三十不到的女子,身材略顯魁梧,是一臉正氣的長相,探花郎剛剛弱冠,眉清目秀。
三人前後排列著一塊兒遊街,袍子也是大同小異,孔尚瑾與那榜眼都會馬術,顯得越發的英姿勃勃,後頭的探花郎倒是個原原本本的文人,不過挑選出來的馬匹都是溫順的,又有人在前頭牽著,倒是並不會太難為。
每每這個時候,街道兩旁出來看三甲遊街的人熙熙攘攘,更有一些大膽的男兒朝著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