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難道太后不認為老臣白日在你和皇上面前所提不是緊要之事嗎?”說著,老孫頭就是拿著龍頭柺杖一陣狠跺,那‘咄咄咄’的聲響聽的人心裡都是一緊,連連看像那號稱上能打昏君下能揍佞臣的龍頭柺杖。
林瀞瑤同樣看向龍頭柺杖,只是在看見那龍頭柺杖時,她不似他人那樣露出滿眼敬畏的神色,而是深深地礙眼和厭惡;可聲音卻是依舊輕緩無波,讓人探查不到她半點心緒:“孫太傅指的可是大梁在邊境屯兵閉城之事?”
老孫頭著急的眼睛直冒火,張著沒剩多少顆老牙的嘴,就開始喋喋不休:“大宛和大梁近年來雖然一直關係交好;可是我們都知道,大梁不來犯,那是因為我們大宛的軍隊那也不是養出來只頂看的,他大梁要是真敢犯境,我們的數十萬雄獅,照樣能把他打的乖乖回老家。”說到這裡,老孫頭就是一臉驕傲,要知道大宛可是軍武立國,大宛的軍隊看鐵騎雖在四國排不上第一位,可也沒那個王朝敢真來犯一犯;可是,雄獅也有老的時候,跑的最快的烈馬也會有崴蹄的時候;曾經的大宛無人敢欺那是因為國力強盛,可現在的大宛,自從眼前這個女人接手後,朝堂被她折騰的烏煙瘴氣不說,連邊陲駐紮的軍隊也開始漸漸人心渙散。
好不容易有一支強悍的鎮北軍支撐著大宛的命脈,可這女人多疑的性格硬是將鎮北軍的軍屬從北方調來變相拉入宛城當成人質;這件事當初他雖然極力阻止可還是攔不住她的一意孤行;現在,雖然鎮北軍依然守著國門,可他們都心知肚明,太后的這一舉動,著實傷了邊陲將士的心;這一失,再想挽回,恐怕已是天方夜譚。
可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時候大梁有了動靜;誰不知道大梁的這位新登基的皇帝是個雄心勃勃的,如今大梁正值國盛,如果梁帝真的要對大宛做些什麼,他們還真有些擔心;如今的大宛朝局,皇室宗親被壓的抬不起頭,中流砥柱幾乎都受到壓迫詬病,反倒是些奸佞之臣招搖過市;如果這一幕,被上官皇族的列祖列宗們看見,指不定會有多心寒、有多痛心。
想到這裡,老孫頭就是一陣暗急,連語速都跟著快了許多:“但如今的大宛軍力,早已不復從前;太后,老臣認為應該及早做出方案;免得如果大梁真的有多動作,我們也不至於會被動挨打。”
林瀞瑤冷哼一聲聽著老孫頭的話,看著他那雙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老昏眼就是一陣鄙視;這些外人不知道為何大梁近日有這般大的動靜,她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徐昭既然和段逸在一起,那就證明那老傢伙已經將全部的真相告知與她;知道如此血海深仇,身為他們的女兒,又怎會不為他們報仇?
此刻的徐昭,一定會想盡辦法的為自己親生父母雪恨,而梁帝跟著又在邊陲這連番的動作正是為了保護她,試圖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縱然梁帝真的有意攻打大宛,也會是在確定徐昭出事後再做,只要徐昭沒出事,邊陲就不會爆發兵戎之戰;只有這幫老傢伙們天天擔心這些有的沒的,盡那這些亂七八糟的給她添堵。
不過,徐昭的存在對她來說威脅性太大,她早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就算是殺了徐昭會引來梁帝的不滿,她也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將之剷除;皆是,梁帝如果真的肯為了一個女人而出兵,就算她大宛此時已不復當年輝煌,可想要一口啃下這泱泱大國,梁帝也要想想能不能承擔下這個後果。
只是,這件事她卻是不能告訴眼前這些人的,如果被他們知道她寧可冒著得罪大梁的情況下也要斬下樑帝最愛的皇后娘娘,恐怕她的處境只會比現在更加微妙。
就在林瀞瑤的眼神落在老孫頭的身上越來越不善的時候,站在老孫頭身後的孫博卻慢悠悠的說了一句話:“微臣前幾日聽到了一個傳言,不知是真是假、可信不可信,還請太后幫忙斟酌一二。”
說起這個孫博,林瀞瑤向來有幾分忌憚;老孫頭是個暴躁的性格,尤其是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簡直就像一頭脫韁的老野馬;可這個孫博卻是不一樣,跟老孫頭外向的性格相比,他卻是極為內斂沉穩,很多時候都是站在眾人的身後看著這些保皇黨們鬧騰,就在眾人鬧騰的正歡的時候,或者是被她壓制的有些反應不過來的時候,就是他出場的機會。
很多時候,都是孫博的三言兩語壞了她的計劃;而這群保皇黨們,現在之所以有如此氣候,孫老頭固然功不可沒,可孫博在背後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覷的;所以眼下他忽然開口說有話要講,林瀞瑤下意識的就提了一口氣在心口,一
在心口,一眼警惕的看著孫博。
孫博洋洋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