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頁)
時的大唐有貧困縣這個說法的話,那麼閩縣就是貧困縣中的貧困縣,官吏衙役都常常不能足額領到薪俸,不是他們不想領,實在是庫裡沒錢。這麼窮的縣,誰願意呆?被派來的總是千方百計的想著法子調離,哪怕是把品級降到流外,也沒人願意多呆,以前甚至發生過有個縣令被派來後沒多久就掛印而去,連官都不做了,寧願回家種田。
所以這麼挑來挑去,最後就落在了黃進元的頭上,再加上他幹這麼些年後,也沒發生什麼黃家人仗勢欺人的事情,做事還算比較公正,雖然有時候偶爾有那麼一件兩件利用職權之便為自家謀福利的事情,但這點小暇庛哪個官員沒有?所以,每次的考課,他都是得了個“可”,這可字就是說勉強合格,既不夠升遷也不會被貶,也是上官欺人所為,擔心若是給他升遷了去,閩縣沒人願意再來,所以他這麼一干,就罕見的在閩縣幹了許多任,沒升遷,也沒被貶。
長溪有什麼?這個王況可是清楚的很,有長溪獨有的劍蟶,這可是絕頂美味,在其他地方是絕對沒有的,想吃,就只能去長溪。
一般的蟶,都是兩頭一般大,不管是單腳蟶也好,雙腳蟶也罷,成年的都至少有拇指一般大小,有點類似於機械鑽孔的長圓孔的形狀,中間直線,兩頭各一個半圓。e^看而劍蟶則不然,只有半根小指大小,而且是一頭圓,一頭尖,很有點像是一把劍的樣子,所以名為劍蟶。和dòng庭湖的白辣椒一樣,白辣椒只有dòng庭湖有,劍蟶,只有長溪有。
劍蟶一般都是炒來吃的,炒得了,夾一粒,放到嘴裡含著一端,輕輕一吸,蟶ròu就進了嘴裡,嚼起來是又滑又脆,加上蟶類特有的清香,那別提有多美味了,王況以前在後世出差到霞浦,出發前必定做的一件是就是給常去的那家賓館打電話,只用說一句:“我廈mén,老樣子。”等驅車趕到的時候,就能吃到一盤香滑爽脆的劍蟶,那蟶ròu吸到嘴裡,有如是美nv的小香舌鑽了進來,滑滑的,嫩嫩的,絕對是神仙級別的享受。
除了劍蟶,王況說的老樣子裡還有海帶大骨頭湯,文火燉了足足四五個小時的,那鮮絕對是不用說的,王況發現,他還不能在其他也產海帶的地方喝到這麼鮮的湯,恐怕就和海帶有關,而這海帶,就和長溪的海水環境,含鹽量,洋流等等密切相關。不要以為王況分不出調味品的味道,那味道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的,王況一聞就能聞得出來,而那海帶大骨頭湯,只按了王況說的,只加鹽的,其他什麼都不加。
當然老樣子裡不止這麼兩樣,還有大大的蒸蟳(青皮大膏蟹),還有那些養殖場養來自己吃的按了天然方法養出的黃huā魚。這兩樣其他地方都有,但在那吃便宜,不是便宜一點半點,而是至少便宜一半,通常這一頓豐盛的飯,王況只huā個五六十元就搞定(2000年左右的價格)。
既然長溪有這麼得天獨厚的好東西,王況才不會輕易的忘掉,海帶很好辦,洗淨了,撕成條再打成一個一個結後曬乾,就很方便運輸儲存,雖然鈍了湯後沒辦法百分百的保持原味,但也是比其他地方的海帶要強不少。
只要將海帶幹往富來客棧各個號裡及建林酒樓和山外山去燉了賣,那麼,王況敢保證,今後的幾年,就是長溪人開始富足的幾年,當然了,這商人麼,還是得讓建州人佔多數才行。
至於劍蟶的運輸很是麻煩,用海水養著,中途不停的攪動著水,可能能運到建安,但想要運到長安,恐怕是不可能,只能用曬乾一途,但這曬乾了,味道就沒了那個味道,還不如就直接曬雙腳大蟶了。不過,只要能運到建安就行,王況要求不高,運來後能成活一半,那就夠了。
黃進元能在閩縣做縣令,已經是格外的另類了,想去他老家長溪,那是肯定做不到的,不然的話,王況絕對有把握在黃進元的任內,將長溪也升格起來,給黃進元提上幾級,讓其政治生命得以延續幾年下去,也算是報答了他為王況做的了。
因此,王況這次給高三暗地裡分派了其他的任務,高三這會已經有了決斷。
聽說王況不大同意黃家遷去建安的意思,黃進元很是失望,完了,這下黃家是沒指望了,長溪發展得再好,自己黃家充其量只能是地方一富,這和家中有人為官又哪怕是族中無錢的地位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如的,有人在朝中,那就有希望,家族的興旺就有盼頭,沒人在朝,哪怕是再多的錢,卻是沒有自保能力。這不是他黃進元希望得到的結果。
“聽說黃廿郎還沒婚配?”高三也不急,端起茶,呷了一口,這茶,還是不如小東家煮的好喝啊,旁邊站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