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爾有食客中毒,但是,因為夥計當著客人的面,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吃了都沒事,食客吃了有事,所以,其他的食客也是不笨,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是有人投毒了,而且倒下的幾乎都是中途有什麼事情離開了一下的人。
因此,隨著流言四起,說是什麼有邪魔歪道之人想要謀財害命,或著說是想取人魂魄修煉等等的謠言起來,各地的官府已經開始介入調查,所以,後面就幾乎再也沒什麼中毒事件發生,或許,投毒人怕了,收手了。
當然,要是王況能狠狠心,放任著投毒人的作為,總會是能抓到投毒人的,但那是以犧牲食客為代價,這個王況可做不出來,說什麼為了什麼什麼,小部分的犧牲是必須的,這都是TMD扯蛋,都是草菅人命,要犧牲,怎麼不犧牲你自己?既然要高尚,那就從你自己做起啊?
沒有證據,哥照樣辦你
是的,王況準備行動了,他不是司法機關,他才不講什麼證據,只要判斷是對的,該出手就出手,難道還要等到他再出妖蛾子,非要鬧出什麼人命來了才出手?王況沒這麼仁慈。
當然,還是要借了李老2這把刀,這刀好用啊,鋒利無比啊,幾乎橫掃天下都不帶有什麼阻力的,這麼好的刀不用白不用。
七月開始,各地開始流傳一個傳言,說是某個朝中大臣家的小郎,因為前兩年去建安小食買燒餅被拒,因此對建安小食懷恨在心,連帶著對建安乃至建州人也懷恨起來,謀劃了投毒事件,並繪聲繪sè的說某月某日,該小郎到過何地,會見了某個痞子無賴,然後,這個地方的建安小食就出事了
第二一四章 李世民的小算盤
第二一四章李世民的小算盤
謠言的傳播速度是非常的快的,更何況這個是有關於前段時間鬧得有些地方人心惶惶的中毒事件呢?有人關心,那麼就有人傳播。
沒人知道這訊息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傳起,由誰傳出來的,又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只知道約mō是從東都洛陽一帶開始流傳開來,漸漸的向四周擴散,沒幾天工夫,就經由了販夫行商及遊學之人的口傳到了關中地區。一切都來得太突然,彷彿片息之間就傳遍了整個中原及關中地區。
而建安,乃至整個江南兩道,這樣的流言卻是很少,並不是沒人聽到,只不過江南兩道除了江淮一帶jiāo通便利外,其他地方jiāo通都不發達,往來所需時日不短,所以也就沒來得及傳過去,但這,恰恰的把流言是從建安來的所有猜測全掐滅在了人們的口舌之前。
時間回到六月的一個晚上,月黑風高,東都洛陽的一個破敗的,剛走水不久的殘垣斷壁下,兩個乞兒正靠著殘破的半截牆,忍受著肚裡饞蟲傳來的抗議,閉著眼,卻是怎麼也睡不著。
突然,一個年齡小些的乞兒掀了掀鼻子,眼睛猛的睜得老大:眼前不知道什麼時候點上了一支燭火,燭火前擺著滿滿兩碗白米飯,飯上面還鋪了滿滿的,有ròu,有蛋有菜。他低聲歡呼一下,把另一個年齡大些的乞兒驚動了,看到面前的景象,他反手將小乞兒摟在懷裡,警惕的盯著對面。
一個全身黑衣,臉上也是用煙鍋灰抹黑了的漢子,正蹲在不遠處,沙啞著聲:“吃罷。”
自己一個小乞兒,無財無物,值錢的,只有一條命罷了,若是能做個餓死鬼,那就拿去就是。大不了,若要是讓某做什麼傷天害理之事,某就自絕於此,將此命抵了就是了。兩個乞兒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的有了這個想法,也不再說話,端起碗就吃。
在他們狼吞虎嚥的吃的當間,黑衣人慢斯條理的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小郎,也是乞兒出生,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曾經幾乎都要餓死病死了,但老天憐見,讓他從鬼mén關裡逃了回來,那小郎也是發奮,只在一年間,就成了一個客棧的小東家,然後進京又醫治了皇后的病症,如今也得了官,正在家鄉,帶著鄉親們努力的做事,要把鄉親們帶往康莊大道(這個成語提早出現)上去,而且效果也已經很明顯了,如今那個小郎家鄉人的生活比起前兩年來,好了不知道有多少。
“郎君說的便是建安宣德郎罷?”年齡稍長些的乞兒此時已經吃了半碗,而且吃的幾乎是米飯,菜並沒怎麼動,此時,年齡小些的反而是已經吃完了,年長的乞兒將自己碗中所剩的全撥到年齡稍小的乞兒碗裡後,抬頭問道。
而這時候,小乞兒又將碗中的飯菜全撥回了大乞兒的碗中,並用一雙手緊緊的將自己的空碗扣在地上,但是從他那在微弱的燭火中上下滾動著的喉頭還是可以看出,這個小乞兒並沒吃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