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自己死了後就回去了呢?不過他可不敢輕易嘗試,這邊事情還沒做完呢。
事實上,王況最擔心的就是以後要是被發現了,會連累到王冼,目前他還沒任何的辦法來把王冼給摘出去。所以,魏小五這一支人馬,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被人發現,不要去觸碰李老2的底線,不要去觸碰朝中大佬們敏感的神經。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開展調查工作。
等到自己的實力夠強了,就把他們都洗白吧。
回到家中,黃大一聽王況說的,二話不說,起身就要走,卻被王況叫住:“大郎莫急,這事情既然有了點眉目,晚上兩天也是不要緊,若真是其人所為,想必總是會有蛛絲馬跡留下,他去過哪裡,見過哪些人,這些都是沒跑的。”
“可時間長了,或許就有人會忘了。夜長夢多。”黃大丟下一句繼續往外走,王況也攔不住,只能由他。黃大自和黃良認了親後,做起事來就更是雷厲風行,有時候王況想讓他緩一緩,歇一歇都不能。
或許,自己實力足以自保後,便是黃大離開自己,迴歸黃家的日子了罷?前些時日,黃良曾提出讓黃大回老家去認祖歸宗,卻被黃大拒絕了,說是小東家這邊還離不開他,他不能走。這是個血xìng漢子啊。
過完年後,王況給陳大等人在李業嗣那備了案,都正式的成了王況的sī兵,別看是sī兵,就因為王況有個儀同司史的待遇,他的sī兵也是有籍有軍響的,也可以明目張膽的攜帶兵器上街了,所以,陳大等人都掛了個流外八等的府衛令(相當於士官長,灰雀杜撰的官職)。這讓陳大他們很是欣喜,趁了年節王況給他們放假的當間,加上王村現在又無秘密可守,有家有親戚的都攜帶了富來給他們準備的大包小包錦衣還鄉去了,沒家的都表示以後這建安就是他們的家了。
陳大幾人當了官的訊息傳到當初來建安找王凌卻又不願留下的兩個人耳裡,讓他們很是懊惱,都託了人來說合,說是想回來。王況也沒拒絕,回來就回來麼,他們當初不願留下,也是因為有個家在,他們得回去扛起來,都是有苦衷的。不過他們就沒陳大那麼幸運了,並沒入流,只是掛了籍。
但就這樣,這兩人已經很是高興,有軍響拿,每個月王況還會給他們月錢,年底還有紅利,比起自己在家裡cào勞個半死全家也僅得個溫飽來,那就是一步登天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至於當官麼,只要自己忠心耿耿,還愁沒機會?今後可不能再似從前般目光短淺了,把眼光看遠些就是,連陳大這個當初被全隊人當做拖油瓶的小máo頭都當了官,自己今後肯定也能當上。
第二一三章沒證據也辦你
第二一三章沒證據也辦你
三月初,須江那邊傳來訊息,說是唐興到須江的路須江段也已經修好,就是按了唐興到建安的規格來修的,也是五里一碑,十里一亭,甚至於,除了仙霞嶺路段比較難修而沒那麼寬外,下了仙霞嶺後,一馬平川,那路修得比唐興到建安還要寬上一半,能容三輛馬車並排行走。'本章由為您提供'
王況讓人給須江縣送去三斤辣椒種子,這讓須江縣令喜出望外,三斤,已經是非常的多,一兩種子就算是按一半的成活率,也有一千來棵的辣椒,三斤,那就能種出五萬多棵,差不多夠他們須江所有酒樓一年所需了,而且,辣椒留種並不佔用產量,辣椒成熟後一剝子,外殼也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沒那麼辣就是了。
本來須江縣當初提的條件只是說要優先採買辣椒醬的,卻沒料到宣德郎竟然慷慨到如此地步,直接給辣椒種子,知道王況所為只是為了打通商路,心中敬服的同時也不忘在忙著分配種子時,給黃良和王況送信來,說是以後建州商人路過須江,只要他還在任上,所有的路稅和進城稅就全免了,建安小食開在須江的,也只課三十稅一,建安小食掌櫃的只管把須江當做是自己縣裡就是。
須江處於唐興的東北部,西北是饒州的廣豐縣和yù山縣,這兩縣一聽說須江得到了辣椒種子,也派了人來,說是願意修到唐興的路,也按須江的規格來。就是希望也能得到辣椒種子。
雖然說廣豐和yù山並不是處於去江淮的要道上,但是若是須江路段發生變故無法通行的時候,能多一條路往北也是不錯的,因此王況也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過卻是在他們縣還沒有開始修路就將辣椒種送了過去。
兩縣縣令沒想到是這麼容易,廣豐縣令得了辣椒種,開始起了賴帳的念頭,準備隨隨便便的應付下了事,但見yù山縣修路那是一絲不苟,想想後,嚇出一身冷汗:這宣德郎既然肯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