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2/4 頁)
有專門從馬耆山上的潯河支流處,建了導水通道,引水入蓄水池,等積水量到了一定程度,便可舉起鍛錘擊打。擊打下去後,很快又重新蓄水,這樣一來,整個水力鍛錘可以迴圈反覆地進行下去。
李嘯設計的鍛錘分為兩種。一種是重兩百五十斤,衝程三尺,每分鐘落錘10次,用於粗加工。
另一種小的重八十斤,衝程二尺,每分鐘落錘20次,用於精細加工。有這項技術,與以前只能靠鐵匠們一錘一錘敲打,效率提高了許多,也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李嘯原本想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將機械廠與火炮廠也建立起來,但因為火器總頭趙傑與三個葡萄牙人都已前往澳門,現在他沒有懂火器的專業人材,故槍械廠與火炮廠只能暫時作罷。
不能生產槍炮,那麼,可以先做其它事情。
在李嘯的計算中,現在這個高爐若用個15次,差不多一個半月,就算中間略有耽擱也是不到兩月,他總共可產出鋼鐵1050噸。李嘯計劃,其中要生產可用於打造打將領鎧甲的共析鋼10多噸,用於士兵盔甲與武器的普通鋼材與上品高炭精鐵則估計產量有350多噸,剩下的650多噸中下品高炭精鐵,則可打造普通盔甲、刀劍、與生活用品、農業工具之類。
按明朝三十斤精鐵可以製成一件盔甲的用量來看,李嘯現在才這麼點可憐的軍隊,現有的鋼材量絕對已是綽綽有餘。
那麼,給自已的軍隊全新改裝,也就成了必須進行的工作了。
李嘯決定,要開始設計一種全新的鎧甲,來讓自已的軍隊全部裝備上,這種鎧甲,必須比明朝最好的鎧甲防護力還要先進。
有條件,就要做到最好,這是李嘯不變的信條。
第一百五十四章盔甲設計
李嘯命令工匠們用自已造劍所用的共析調質鋼,按自已的要求打造一副與這個時代完全不同的鎧甲。
拿到李嘯的設計草圖,連最有經驗的打鐵師傅張銅柱亦吃驚不已。
這盔甲的樣式,也太奇怪了一點吧?
鐵匠熟知的明軍盔甲樣式,是明人王析紡纂的《三才圖會》所記載的那種,“分鐵皮紙三等其制甲身,上綴披膊,下屬吊腿,有面簾,雞頸,兜鏨,錦繡緣繒,朱漆復之。。。。。。”
而李嘯要他們打的這副盔甲,與明朝常見盔甲完全不同。可以說,從頭盔開始,便超乎了工匠們的想象。
在明朝,將領們頭上所帶頭盔的典型樣式為八瓣或六瓣帽兒明盔,左右有側伸如鳳翅狀的護耳鐵片,頂端插有白翎毛或飾紅纓流蘇,普通士兵所用頭盔一般為生鐵所鑄,而將領一般為高碳熟鐵打製,以增加耐磨度與彈性,防止碎裂。
在明初時,一副製作良好的將領盔甲可達五十斤重,防護效果相當良好。當然,到了明末,因為銀錢緊張,連將士們的盔甲也都開始偷工減料了。李嘯記得當日薩爾滸之戰,明將杜松,就是是因為頭戴的鐵盔已鏽蝕破損,被後金軍一隻流箭射穿頭盔直貫入腦,當場陣亡。
連高階將領都如此,下面的軍兵盔甲質量可想而知了。
李嘯所要求工匠們用共析調質鋼打製成均厚為3毫米的頭盔胚型。這個頭盔外看起來,造型頗為奇特,與當代頭盔的形式相去甚遠,倒更像個張副不大的鐃鈸,中間圓形部分戴在頭頂,周圍一圈約兩寸寬的帽簷。盔頂飾有鮮紅流纓,鋼盔下部用生牛皮帶在下巴處繫牢。這種設計是李嘯從後世的寬邊旅行帽中得到的靈感,這樣的製作,增加了頭部的防護面積,平日又可摭陽防止太陽直接曬臉部與眼睛,當敵軍拋射箭矢來時。那張開的帽簷可以防護從天而降的箭矢,更好地保護臉部、頸子和肩膀。
這種頭盔還有一種好處,就是在出徵作戰時,可以反過來當一個小型飯鍋來用。這也是李嘯從後金軍處學來的,當時的後金軍每名士兵就常常身帶凍幹羊肉,在戰場上做飯不便時,就隨意支起幾塊石頭架起頭盔來煮羊肉吃。據說後來八旗入關後,還根據這種做法,發明了老北京的特產之一。黃銅火鍋涮羊肉。
李嘯保留了明盔的面簾與雞頸,以增加臉部與頸部的防護,這些地主用細小的1厘米大,2毫米的共析調質鋼片用結實牛皮繩仔細串成,與頭盔組合在一起,可靈活取下或裝上。
李嘯所要求製作的胸甲,更與明代的披掛式鎧甲完全不同。那是一種工匠們前所未見的兩片式的胸甲,用3毫米厚的共析調質鋼所製成。由精巧的倒鉤卡連,可自由拆開組合。這樣就不用從頭上套入這樣麻煩的穿著。後面那塊胸甲按人體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