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便一臉喜色地對李嘯說道:“大人,這位鄭如寶軍士剛剛向學生建言,倒有個極好的法子為我軍增加經濟收入。”
李嘯頓時來了興趣,讓兩人就座詳談。
鄭如寶心下拘謹,在一個凳子上斜簽著坐下。
“鄭如寶,你有何好建議。請一一告訴本官。”李嘯和顏悅色地說道。
鄭如寶聽得李嘯言語親切,心頭一暖,忙說道:“李大人,在下認為,我雄唐所內。大量的鹽鹼城棄置不用,實為可惜。”
李嘯嘆道:“這鹽鹼非是本官不想利用,只是上面莊稼難種,沒什麼好辦法,難只能暫時閒置。”
鄭如寶忙說道:“大人,這些鹽鹼地,經改良後,其鹽鹼程度會減弱很多,雖然還不能用於種糧食,卻可以用來種桑樹。因為桑樹為耐弱鹽鹼、耐低溫乾旱之樹木,完全可以在改良後的鹽鹼地上種植。桑樹若能種植,便可以養蠶繅絲,此為可為我軍一大財源。小人家鄉登州,以前在家裡時,也在鹽鹼地種過桑樹,若大人信得過我,小人願為大人改造鹽鹼地種桑。”
鄭如寶的這番話,讓李嘯不覺心頭大喜。
他看過明史資料,知道養蠶繅絲的利潤乃是極高,若能改良鹽鹼地,用來種桑養蠶,卻是最好不過。
李嘯心下決定,為加快速度,充分利用時間,這一次整治鹽鹼地,先以一千畝鹽鹼地為試驗。
明末松江府的相關資料中記載,當時每畝桑田可產桑葉1600斤,可養蠶蟲10斤,生繭100斤,繅絲10斤。而生絲在明朝國內的價格,大約是每斤6~7錢銀子,每擔60~72兩這樣的價格。也就是說,如果李嘯能有1000畝田拿來種桑繅絲的話,每年可獲生絲一萬斤,售出可得銀子5000~6000兩。
而且,生絲這種東西,若只在國內銷售的話,價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潤大的,乃是對外出口貿易。明末海外貿易資料顯示,當時許多洋商從廣州購買生絲販回歐洲各國,或者轉運美洲墨西哥等地紡織,其進貨價約在每擔160~180兩之間,為國內市場價的三倍!如果是質量好,品相佳,份量充足沒有弄虛作假的優質生絲,更可高達每擔300~400兩之多!
李嘯不覺想起前世的歷史書所記錄的,大海商兼大海寇鄭芝龍,把福建生產的生絲販運到日本後,每擔的出手價更高達600兩,達到國內市場價格的十倍!實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生絲貿易因此成為鄭芝龍迅速崛起的重要財源。甚至,在福建因此有了一船細絲朝東去,一船花銀往家來這樣的的兒童民謠。
李嘯算得清楚,哪怕自已只開了一千畝桑田,每年只產這一百擔生絲,賣到海外的話,就有4~6萬兩銀子啊!
李嘯不由得心下大喜,忙說道:“鄭如寶,你之建議甚好。這樣吧,我將你從輔兵隊中調出,擔任桑蠶課課長,今後專管桑蠶之事。”
鄭如寶頓時一臉喜色,他連忙說道:“小的定為大人盡心效力。”
李嘯轉頭對李忠文說道:“賞給鄭如寶獻策賞銀20兩,並在全軍張貼布告,以彰其功。忠文,這桑蠶之事,就暫由你協助鄭如寶,所需資金人力一概優先,務必早日改造好土地,植桑養蠶。”
李忠文拱手而道:“大人請放心,學生定會盡力協助鄭課長。”
第一百三十七章事在人為
第二天上午,鄭如寶帶著李嘯與李忠文等人,一起來到馬耆山下一塊鹽鹼地處。
鄭如寶指著鹽鹼地上的白色霜晶說道:“大人請看,這些白色之物,便是鹽鹼,此土俗稱燒土,其意為能燒死樹苗與種子之土。此土肥力極差,易於板結硬化,連野草亦難生長。定需徹底改良方可使用。”
李忠文在旁邊說道:“既如此,該如何著手呢?”
鄭如寶連忙說道:“一般來說,治鹽鹼地要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便是去鹽。”
李嘯點頭道:“如寶,你詳細說來。”
鄭如寶說道:“所謂去鹽,便是將鹽鹼地表面結晶鹽土徹底鏟去,現在已是初春,土地皆已解凍,可先派人手將此項工作完成。”
李忠文哦了一聲,又忙問道:“是否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去鹽的工作?”
鄭如寶搖搖頭:“沒這麼容易,這只是除去表面的鹽皮。在鏟去表面結晶鹽皮後,需得挖掘引水溝,引來活水漫洗,將土壤中的鹽份溶化,這樣一來,土中鹽份溶於水中,一可透過排水溝排出,二可因此隨水滲透至土地下層。按我原來的經驗,大概要兩天一灌一排,連灌三次後,才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