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3/4 頁)
敏之看看李弘,又看看楊立:“我府裡養的閒人極多,興許的確有人從中做了什麼……不過,我尋思這也並沒什麼錯,畢竟最後楊立你還是發現了景無殤是個奸細,跟直接告訴你有何區別?你自己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不管是直言相告還是偷偷摸摸,你最終不都是會選擇殺死他?難道還會網開一面?”
楊立已變了臉色:“你!”
敏之道:“至於太平被牽連,難道我是神仙,會掐算到這種地步?無非是你們自己事情做的不機密,讓不繫舟的人發現馬腳,又跟我何干,按照太子的說法,我得到訊息後直言相告……最後再牽連太平的話,豈非更是我的錯了?”
李弘皺眉,同楊立對視一眼,終於道:“那……倘若你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呢?”
敏之眼珠一轉,笑道:“我知道了,你們的意思,是就算我的人發現了景無殤是個奸細,也要守口如瓶不告訴你們?如此景無殤不死,不繫舟的人也不會狹私報復,太平不會被綁架,自然是天下無事?”
楊立跟李弘的確是如此想的。但……
敏之冷笑道:“如意算盤不要打的太響,縱然景無殤身份不備揭穿,也有宋牢頭身死之事,不繫舟的人仍要報仇,倘若他跟府內的景無殤聯手栽贓陷害,自然更加天衣無縫,太平能不能如這次一樣被救出也是未知!”
李弘一愣,忽然覺著他所說的確有道理。
敏之繼續道:“但是,這會兒我在意的是,事情已經過去,是誰又向太子跟楊立你通風報信,說是我的人發現景無殤奸細身份的?你們倘若要把這次楊府受辱太平被綁的罪名加在我頭上,不如想想是誰先白日於朱雀大街上飛頭惹來仇恨,引發不繫舟之人反撲的!”
李弘尚且有些懵懂:“如何又說到這裡了?”
敏之並不解釋,只看楊立:“我想,是有人在你跟太子面前挑撥離間,試圖讓你們敵視我了吧?你如何不想想看,倘若我要害你,在發現景無殤是奸細之時,不動聲色跟二聖稟明,那時候又是什麼一番光景?”
景無殤畢竟是不繫舟之人,潛伏多年不露痕跡,為何忽然輕易被楊府小廝發現私會什麼男人?這其中當然有一股勢力在。
按照楊立得到的訊息:是周國公賀蘭敏之的人發現了景無殤的身份,故意洩露給楊府小廝,從而引發楊立懷疑,又導致景無殤身死。
所以後來太平出事等,楊立跟李弘便猜測賀蘭敏之故意包藏禍心。
敏之言語如刀,句句分明,李弘有些動搖,遲疑看向楊立。
楊立卻未被他輕易說服,冷笑道:“周國公的心思,別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殿下當初喜歡妹妹,聖後也明瞭此事,起初還有首肯之意,不料最後想要配給太子,從那時候起,殿下就屢屢地針對楊家了。”
敏之呵呵一笑,自斟了一杯:“怪道那景無殤會死,你這樣善鑽牛角冥頑不靈,他不死也要被氣死。”
楊立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周國公!”
敏之道:“你倘若因他的死而心不靜,也要將這氣出在我身上,可就錯想了!勸你一句,不要自取其辱!”
見劍拔弩張,李弘起身勸住兩人,道:“都冷靜些,好生想想此事再做計較!”
敏之道:“原來是宴無好宴,這酒也沒滋味,太子殿下,請恕我不奉陪了!”說罷大袖一揮,轉身便走。
李弘叫道:“留步,周國公?表哥!”
敏之置若罔聞,很快出門而去。
且說敏之離開廳中,往外而行,起初身後兩名侍從跟隨,頭前一個楊府的小廝領路,敏之不耐煩,將那人喝退。
正過角門,前方卻閃出一道影子。
敏之懷怒,正欲一腳踹過去了事,那人卻道:“殿下,我們家姑娘相請。”
楊府之外。
阿弦回過神來,將宋牢頭“人頭領路”之事同袁恕己說明,又把賀蘭敏之的那一番話也都轉述,道:“我原先怕你得罪了武三思,還不敢告訴,是阿叔說你自會判斷,我才敢說的。你要如何處置此事?”
袁恕己道:“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還不過是個侯爺。”
阿弦笑道:“但背後還有撐腰的呢?”
袁恕己道:“撐腰的若是個明事理的,就該知道‘王法’兩個字,容不得狗兒在上頭撒尿。”
玄影“汪”地叫了聲,彷彿抗議。
袁恕己摸了摸玄影的頭道:“不是說你,是說那些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