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1/4 頁)
入戰火,可惜的是英國人沒有把握好力度,惹上了一個容易偏執、且以刻板出名的日爾曼民族,她開始害怕了……
當夜,柏林酒店舉行了一個非正式的多國合辦的宴會,徐陽親身參加讓這個酒會充滿政治交易的味道。事實上,徐陽當晚極少與人交淡,他總是禮貌性的所有人交談。
大島浩無論如何的區模仿。可他終究還是一個日本人,他玩的有點離題,除了表現出一種崇拜。在很多時候,他總是表現得極為矜持。在徐陽答應讓日本軍官團參觀德意志軍工廠之後,大島浩開始不談政治上的事情,只是安靜的跟在徐陽身後,看著徐陽與每一位與會的外交官禮貌性的交談,他表現出的是一種追隨者的態度。
現在,徐陽正與蘇聯的外交官交談,這個蘇聯外交官的名字長到讓人根本不想記住。但是徐陽必需記。他念出一大串俄文時,這個蘇聯外交官高興的呵呵直笑。
徐陽總是稱呼他西維亞基夫,這是這名蘇聯外交官祖上一位很有名的祖先的名字,後來被加進這名蘇聯外交官家族的姓氏中去。徐陽會這麼稱呼的原因是,西維亞基夫(S…A…N…E)從德文和俄文的理解上可以被理解成為建立友誼的意思,顯然這個叫法十分適合反應目前兩國的關係。
西維亞基夫交談的同時,看到大島浩一直跟隨在徐陽身後,臉上戒備的表情十分明顯。很顯然的。他非常不想看見德國和日本走在一起,目前蘇聯也在嘗試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這是為了把重心放到歐洲上面來。不管是沙俄時代,還是目前的蘇維埃時代。這個國土遼闊的國家一望進入歐洲各國的社交圈子,儘管這個龐大帝國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可是歐洲各國並不承認她是歐洲國家,一直把她排除在歐洲之外,這也讓無論是沙俄或者是蘇維埃都從內心裡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那便是極為的痛恨所有歐洲人。
蘇聯與德國的合作,直接讓蘇聯在歐洲獲得了一個前哨站,那便是原本波蘭的東部領土。斯拉夫人可謂是欣喜若狂,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斯拉夫人也在苦惱與日耳曼人之間的相處關係。實事擺在眼前,斯拉夫人就是因為有日耳曼人擋在前面才會選擇向北歐方向發動軍事入侵行動,畢竟有《德蘇互不侵犯》的限制。在遠東方向,蘇聯也和日本處於一種十分混亂的交戰狀態下,為何稱之為混亂?答案就在於兩國雖然互相看不順眼,但卻極少發生武裝衝突,有也是區域性性的磨擦。原因是日本自覺現在還沒有足夠實力挑戰蘇聯,蘇聯又缺乏進軍遠東的興趣,蘇聯只想鞏固從清朝那裡得到的中國領土,可是雙方又覺得這麼持續下去是在浪費兵力,這也才有混亂情勢的誕生。
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相處關係十分的荒謬,德、蘇、日現在就處於這種荒謬的形式下,到了一定的時間,這三個國家無論願不願意都會產生矛盾,進而引發戰爭。現在,、拉攏盟友,顯然,利益交換成了唯一可做的事情,因為誰都還沒有準備好。德國的主要軍事力量被牽扯在歐洲西部;蘇聯又對遠東缺乏興趣,她想的是征服北歐;日本則是兵力大部分被牽扯在中國,資源又開始出現緊缺,開始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和太平洋。這樣的情勢下,似乎誰都不想先撕破那層薄薄的偽裝,所以暫時的三方對歧成了唯一可以面對的現實。
這種奇特的對歧還能維持多久?不會維持多久了,至少在西維亞基夫看來,德、日兩國近一段時間走得太近,蘇聯必需做出反應。以西維亞基夫個人觀點來看,德國方向的駐軍不需要增加太多,德國人十分的刻板,在互不侵犯條約還沒有到期之前,刻板的日耳曼人不會做出什麼過份的舉動,最多是暗中支援芬蘭增加蘇聯向北入侵的難度。但是日本可就不好說了,這個喜歡拿國運相賭的國家一旦決定了什麼事情,可不會管你什麼文明不文明,肯定是先打了再說。西維亞基夫心想:“或許應該建議中央增加遠東方向的駐軍?”
相對於徐陽,曼施坦因和西維亞基夫更加有共同的話題,西維亞基夫雖說是蘇聯駐德國的外交大使,可是西維亞基夫卻是生在一個軍人世家。到後來,徐陽成了聽客,旁聽,一直到西維亞基夫把話題轉到坦克上面時,徐陽才專心傾聽。聽到一半,徐陽又失去興趣,只因在蘇、芬戰場上,根本沒有什麼坦克戰,芬蘭的的勢不適合裝甲師作戰,所以蘇聯的裝甲部隊很大一部分成了客觀存在的部隊。
徐陽轉頭朝另一邊看去,戈培爾與義大利人交談甚歡,很大一部分來說,目前的德國和義大利的意識形態十分相似,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兩個國家又承認對方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之一,如果撇開政治立場不談,兩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