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嫁到那穎川王府裡去。”
孫太后一聽,兩道描畫過的眉毛立刻豎起來道:“真是痴心妄想!他們還真敢想?他們怎知我兒子就再生不出兒子來?這就上趕著去抱那穎川王的大腿,哼,那個短命鬼,只怕都沒幾年好活的了,還被他們當寶貝一樣?”
這也不怪那些勳貴大臣們趨炎附勢,實在是有了孫太后這出身寒微卻最終母憑子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大好先例擺在那裡,誰家不想再出這麼一個風光無比的太后娘娘啊!
孫承慶忙給他姑母遞了杯茶道:“雖然他們不該起了這心思,可眼下,他們既有了這份私心,那便可為咱們所用,至少能讓他們勸諫聖上拒了那穎川太妃所請。就說這為兩位郡王殿下成婚乃是大事,這皇家選媳豈可草率行事,定要給兩位鳳子龍孫選個品貌俱全的名門閨秀方能不墜了我天家的名聲。”
“無論如何,這王妃定是要選出來的才算數,至於穎川太妃非說她已和周家訂過了親,那就讓那周家姑娘一道也來參選就是了,回頭封她個次妃、夫人什麼的,也不算是有違她和周家當日的約定。”
“等到了選王妃的時候,那些秀女們定是要住到宮裡來選的,這宮裡還不是您說了算,到時候有姑母親自坐鎮,咱們再用些手段,就是那左相崔成綱想把他的女兒送上那穎川王妃的寶座,也是白日做夢!”
孫太后先是聽得眉花眼笑,等聽他提起崔左相,又皺了眉問道:“怎麼,那崔成綱竟也有這想法不成?”
孫承慶道:“怎麼沒有,他見姑母和聖上對侄兒越來越器重,心裡對姑母很有些不滿呢!不然為什麼七皇子的事兒一出來,他帶頭就跟聖上建言讓那兩位郡王大婚呢?他明知姑母不樂意這事,卻還要逆了您的心意跟您對著幹,為的就是好讓他女兒當上穎川王妃,聽說這一兩個月,請了好幾個從宮中出去的老嬤嬤去教他女兒呢。”
“他的膽子倒是越來越肥了!那可心上回來陪我說話怎麼沒跟我提起這事兒?”
孫太后當年把她身邊的貼身宮女可心賜姓孫,嫁給崔成綱做二房夫人,除了拉攏他外,也是為了在他身邊佈下個自己的眼線,把他的一舉一動都報給自己知道。
孫承慶道:“嗐,姑母您還當那孫可心是侍候您的宮女呢?人家現如今已經當了快二十年的左相夫人了,這女生外嚮,您當她還向著您這個舊主啊!那左相的閨女不也就是她的閨女嗎,親閨女若能有個這麼好的前程,她這當孃的還會攔著不成,肯定是幫著左相一邊在這邊欺瞞姑母,一邊加緊教養她女兒來跟咱們孫家的姑娘搶這穎川王妃的位子。”
孫太后氣得拍案大叫道:“這個賤婢,忘了當初是誰抬舉了她,她才能有今日。她和崔成綱不過都是我養的兩條狗罷了,如今這狗兒竟想反過來搶主人嘴裡的肉不成?真是兩個不知感恩,狼心狗肺的東西,看本宮回頭怎麼收拾他們!”
若是她這一番話被她兒子麟德帝聽到了,定要嘲笑她一句,問問她又是如何回報當年孝慈皇后對他們母子的大恩的,甚至進宮之初,為了表示自己的順從謙卑,毫無威脅,還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順良”二字。
孫太后罵夠了崔成綱和孫可心這一對狗男女,才問她侄兒道:“那這事兒就這麼辦吧,我讓聖上再問問朝臣們的意思,你就攛掇大家夥兒都不答應,定要搞個選妃的形式出來。咱們孫家的姑娘可都安排好了吧?”
孫承慶忙道:“姑母放心,一切都安排妥當了,聖上不是說不想咱們孫家再出兩位王妃嗎?侄兒便將咱們孫家的兩個姑娘過繼到親戚家裡,給她們改名換姓,可她們骨子裡流的全是咱們孫家的血,又是這麼大了才過繼出去的,將來定還是向著咱們孫家。”
孫太后這才滿意的笑笑,揮揮手讓孫承慶自去操辦,覺得還是朝中有個自家人才更靠得住些,她現在就等著這選妃之事一切都按著她謀劃的來。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她的如意算盤竟只打響了一半。
☆、第一百零六回
滿朝文武勳貴確是成功勸阻了麟德帝同意沈太妃所請,答應還是為兩位郡王殿下舉行選妃,從一眾世家閨秀裡選出兩位品貌雙全、賢良淑德的王妃及四位妾室來。
穎川太妃見麟德帝拒了她所請,便又上書請將選妃之地放在穎川王府舉行。這一回她的請求一眾朝臣都沒再提出異議,反而紛紛贊同,更建言這選妃之人除了孫太后、穎川太妃之外,再增加幾位身份尊貴、賢德出眾的誥命夫人一道幫著挑選。
這些朝臣也是怕這選妃真要放在宮裡頭進行,多半自家的女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