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的,伴在他身邊好生體貼照料他,興許對他的身子還更有些益處呢!”
采薇既讀過史書,此時一聽也就都明白了,之所以一直拖著不讓穎川王娶妻生子,皆因他身份太過特殊,若是麟德帝將來沒有兒子,那穎川王可就是皇位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偏偏麟德帝又一直子嗣艱難,這種情形下一旦穎川王有了子嗣,那定會惹來宮裡頭的諸多猜忌。遠不如做一個體弱多病,連妻子都娶不了的無嗣郡王更能安穩度日,暫保平安。
可是七皇子是傻子這事一鬧出來,便是穎川王還想再繼續這麼不娶妻不生子的低排程日下去,也完全不能夠了。他不急著娶妻生子,滿朝文臣大臣可都在替他老秦家著急啊!
這秦氏王朝從西秦□□時起,歷經北秦、南秦,一直傳到現如今的燕秦,雖中間也被異族入侵過,可這宗廟社稷卻是始終綿延不斷,一直傳承至今,這都傳了三十多代了,可不能在當今聖上這兒給後繼無人,斷掉了啊!
麟德帝都是四十多的人了,能不能再生出皇子來還不一定,便是再生出個皇子來,萬一又跟七皇子一樣是個傻子呢?
所以為了穩妥計,不但麟德帝要選秀,穎川王和臨川王這兩位殿下也得趕緊娶個王妃好生下個小郡王來,若是麟德當真命裡無子,將來也好過繼到他名下好承繼大統。
既想清楚了這一點,采薇也就明白了為何沈太妃會面有憂色,便笑道:“表姑莫非是怕到時候娶回來的王妃媳婦不中您的意,這才在這裡發愁不成?”
沈太妃笑了一笑,“和你這丫頭說話不但省心,更是省力!若是這穎川王妃全由我做主來選,我自然樂得能讓旻兒早些娶個妻子回來,可我就怕,怕到時候……”
和聰明人說話的好處就是但凡不便明言之處不用說透,那人也能明白你不好說出口的那層意思。
采薇知道沈太妃這是怕那孫太后再把她孫家的姑娘硬給塞到穎川王府給弄成個王妃。別說這是皇家,就是尋常人家娶個媳婦那也是馬虎不得的,俗語說得好“妻賢夫禍少”若是娶回來個攪家精,那真是能禍害一家子。
那孫家的姑娘,便是她再是個好的,可只要她姓孫,有個太后姑婆,那就都不能要。這要真讓她為穎川王生出個兒子來,只怕那孫太后為了他兒子的龍椅就會“留子去父”了!
可是她雖想明白了這一層,卻也無計可施,並不能幫著沈太妃給她出謀劃策。只能安慰她道:“我知道表姑是在擔心什麼,不過,不是還有臨川王嗎?若是那位殿下大婚之後先有了子嗣……”
沈太妃搖了搖頭,“你別看這回說是要給他兄弟兩一道先王妃大婚,實則我那旻兒才是正主,他不過是捎帶著也給娶個王妃走個過場罷了!並沒人指望著他來傳嗣的。”
沈太妃先前好些沒說出口的話采薇都明白了,可這句她說出口的解釋反倒讓采薇弄不明白了,那臨川王也是先懿德太子的兒子,他親孃又是孫太后的外甥女,細論起來不是跟孫太后那邊更親近,麟德帝若是真想過繼個子嗣,選臨川王這一支豈不是比穎川王那一支更好?
沈太妃見她一臉不解,就知道她還不清楚這其中的關竅。難怪她不知道,當年臨川王鬧出那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的時候,她並不在京城。這件事當年在京城是鬧得沸沸揚揚,上至公卿朝臣,下至平頭百姓,街頭巷尾都有人在傳這件事。
若不是為著被滿京城的人這樣議論,那臨川王也不會惱羞成怒之下,竟然連隨從都不帶,一個人跑出了燕京城,在外遊蕩了兩三年才回來。
也因為他這一憤然出走,讓心疼侄兒的麟德帝龍顏大怒,狠發了一通火,又下了一旨詔書,不許任何人等再妄議臨川王之私,違詔命者有爵位官職者掌嘴五十,革三年俸祿,平民百姓掌嘴一百,罰銀二十兩,所罰之俸祿銀兩均賞給首告之人,看誰再敢妄議他侄兒。
此詔書頒下之後,一連有好幾個有爵之家犯了這口舌之罪,被狠罰了一頓,至於平民百姓那就更多了。不消幾日,京城中就再沒人敢傳臨川王的那些隱私之事。
因此采薇雖已在京城住了三年多,卻是半點也不知道臨川王身上最大的缺陷,不過也正是這缺陷卻也讓他最不受宮裡那一位的猜忌,又因為麟德帝心裡對他的歉疚,每日裡不用像他哥穎川王那樣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活著,只管想怎麼胡來怎麼胡來,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肆意妄為、瀟灑快活!
這些時日,沈太妃為了這選王妃之事愁得頭髮都白了幾根,他卻是仍跟沒事人一樣成日東遊西蕩,繼續惹事生非。
還時不時的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