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擔心將有大禍臨頭而異常恐懼,其姬妾聽到烏鴉夜啼,便告知他即將獲赦,不想幾日後果然應驗,劉義慶為慶賀其逃出生天,便特意作了此曲。
故而其另一種題解便是‘烏夜啼,好事近’,左相夫人故意選了這首有兩種題解的曲子,其答案應是這後一種“好事近”的題解,這裡的諸位閨秀若是當真被選中做了郡王妃,那不正是“好事近”了嗎?
采薇雖答出了這第四關的前兩問,但那最後一問,她卻是再也答不出來,只因她聽到的《烏夜啼》都是她父親彈奏的,而這琴曲,因是用減字譜來記載,每個音該左手按在幾弦幾微,右手抹挑第幾弦,那減字譜上固然是記得清清楚楚,但每一個音與音之間該停長停短,那譜子上可是不曾記錄的。
故而同一個琴譜,每一個人彈出來的琴曲都不一樣。方才這琴師彈得就和她父親彈的大不一樣,因為相差太大,更因為她父親彈的那首《烏夜啼》實在太過絕妙,是以這位邵琴師所彈之曲在她聽來,簡直到處都有不妥之處,這裡也不對,那裡也不好,反倒寫不出一個錯處來。
因此,等到左相夫人公佈答案,五位主選給眾閨秀評語之時,采薇因少答了一問,只得了五個中評,其餘眾位閨秀裡有五位得了中評,六位得了下評,而那左相之女崔琦君自然是三問全答了出來,拿了上評。
出乎周采薇意料之外的是,這一回左相夫人竟大大方方的把這道題目的答案全告訴了趙宜菲,讓她一下子又拿到了五個上等評。
此時前四關全部考較完畢,眾位閨秀的名次又有了些變動,原先一直是周采薇同曹、金二女同得九個上評,並列榜首,如今第四關考過,左相之女崔琦君藉著這一關拿到的五個上評,加上她在第二關考女紅時拿到的四個上評,一下子也躍居第一。
宜菲靠著這一關拿到的五個上評,再加上她第二關拿到的三個上評,也衝到了第二位,第三關靠運氣得了五個上評的安侍郎之女位列第三。餘下那些閨秀或是四個上評,或是三個上評,也有一個都沒有的,都落在了後面。
孫太后親戚家的那對薛家姐妹花都只拿到了一個上評,連第五位都沒擠進去。
兩位主選的老太君見這排名完全就是三足鼎立之勢,曹、金二女是孫太后的人,崔琦君是左相的女兒,而周采薇則是穎川太妃親自挑中的兒媳人選。
目下若從人數上來說,這排名第一的四人中有兩個人都是孫太后的人,看著倒像是佔了優,但到底這兩位孫家的姑娘能不能順利過了這最後一關,笑到最後,還得看穎川太妃明日會出個什麼題目了。若是她也因循私情,給那周采薇漏個題什麼的,那這走了一圈選妃的程式,最後這穎川王妃還是那周家丫頭的。
兩位老太君這會兒到有些明白為何當日穎川太妃堅辭不肯做那第二位出題之人,說是既是在她府上選秀,理當讓諸位貴客先行出題才是。她們當時也未多想,這會想來,怕是這位太妃早就在這裡備著呢!就看這前四關比完,眾人都是個什麼排名,若是那周小姐名次靠後,她便正好利用這第五關出題之便讓那周小姐再多得幾個上評,好脫穎而出。
眾人都在猜想這明日穎川太妃會出什麼題目來作為這最後一關的考題,不想穎川太妃已然笑著說出了她要出的題目。
“諸位閨秀若是這一回能夠雀屏中選,那日後便是我的兒媳,咱們做女人的都是曉得的,這要想婚後日子過得舒坦,便是不得夫君的喜歡也不妨事,但婆婆的歡心可是一定要討到的,因此我這一道題目便是要考一考我這未來的兒媳能不能討得了婆婆的好?”
穎川太妃倒是說得笑容滿面,眾閨秀卻是聽得心中發毛,這人心可是最難揣摩的東西,尤其這還是未來婆婆的心思,這連人家心思都不知道,又怎麼去討人家歡心啊?
孫太后聽穎川太妃這口氣竟像是也要給那周采薇舞個弊什麼的,正想開口說上一兩句,就聽穎川太妃又道:“我這題目是再簡單不過的,因我最喜歡聽故事,平日在家只要閒了就請女先兒來給我說書講古。因上明日之題,眾位閨秀們只消每人用一盞茶的功夫講一個故事便好,只是這故事得是新奇有趣的,旁人先前從沒聽說過的故事才好!”
眾人一聽,都是大出意料之外,孫太后忙問道:“那這怎麼給出評語呢?”
穎川太妃笑笑,“這還不簡單,太后娘娘聽完諸位小姐講的故事,若覺得講得好便給上評,覺得一般就給中評,那不好聽的便給個下評就是了。臣媳之所以早早兒的就把這題目告訴給大家知道,便是想讓諸位小姐好多些時間去找那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