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一臉為難地道:“難為你這麼些年頭一次求到我跟前來,且你說的也有理,只是祖母思前想後,怕是也替你做不了這個主!雖我如今是這府裡的老太君,輩份最高,可到底不過是個半隻腳進了棺材的枯老婆子,能做什麼?”
“你那媳婦那可是左相夫人的親侄女,我仗著長輩的身份教導她幾句也不難,可她那性子,是能吃人教訓的?我就怕你先打了她,我這太婆婆又把她訓上一頓,她豈不心裡更加的火大,越發鬧著要回孃家。俗話說得好,家醜不可外揚,難不成你和你媳婦這點子閨房裡的小事鬧得滿京城都知道不成?且鬧到最後還不是得咱們服軟,到那時再到那孫府上去給你岳父母賠罪接人,不是更加丟臉?”
“那祖母的意思是……”趙宜鈞緊抿著嘴問道。
“自然是能息事寧人最好,先把這事壓到咱們府裡,好歹哄著她些別讓她真回了孃家把事鬧大。只是少不得要委屈你再跟她賠個不是,如今她家勢大,咱們少不得先忍忍,不然又能怎樣。你娘尚且日日過來給我請安,她一個月能來一次便是還記著我了,我可曾說過她半句,哪裡是不想,是招惹不起!你娘和我都尚且讓著她三分,少不得你再忍忍。我已經命人去請了你娘和你媳婦過來,你就看我兩個的面子跟她賠個罪,先把此事揭過。”
“唉!當初我對你這門親事就不大中意,因怕你們疑我見不得你們攀下門好親,便沒多嘴,實在是這齊大非偶,要不怎麼人都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便是為了不受這等金貴媳婦的轄制閒氣。偏你爹孃要拿你來攀這個高枝,只是苦了你。”
太夫人又好言勸慰了趙宜鈞幾句,他心中失望已極,只是呆呆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一時他娘陪著孫喜鸞一齊到了,大太太一進門給太夫人行了禮就道:“都怪我這孽子,這不長進的東西竟對他媳婦動起手來,還鬧到老太太跟前來給您添擾!只是如今鈞兒媳婦受了委屈只想著要回她孃家去,還求老太太勸勸她可別就這麼走了!”
就見太夫人點了點頭,對孫喜鸞道:“你婆母說的很是,雖你受了委屈,可也不能隨便就回孃家去,我們府裡還沒這個規矩!”
☆、第六十六回
大太太見太夫人板著臉說了這幾句出來,心中暗喜,正盼著太夫人好生教訓孫喜鸞一頓,畢竟這個兒媳也沒少給她氣受,她這個婆婆不敢管教,巴不得太夫人這個太婆婆來狠狠訓斥她一頓。
哪知太夫人接下來話鋒一轉,卻道:“雖說你此舉不合規矩,卻也是有情可原,到底是鈞哥兒打了你一巴掌,讓你受了委屈!想你在家中雙親如珠似寶的疼寵著,怕是你爹孃都沒打過你一個手指,嫁到我們府上倒反捱了打。”
老太太到底是久歷世事,這幾句話一出口,孫喜鸞那眼淚立馬就下來了,心底所有的委屈益發全被勾了起來,頓時將老太太引為這府裡頭一個知心人,撲到太夫人懷裡道:“還是老太太明理,您可定要為我做主啊!”
太夫人強忍著心裡的膈應,拍了拍她手道:“你們沒來的時候,我已經先說了你女婿一頓,這‘妻者齊也,與夫齊體’,又不是那些妾室姨娘之流,可以隨意打罵的。便是你們小夫妻年輕氣盛,為了些小事偶有一時的爭執,也自有長輩來分斷,如何就能動起手來,倒失了他自已的體統。大太太,還不快讓你兒子給喜鸞賠個不是,往後再不許打他媳婦。”
見太夫人沒中了她的算計,孫喜鸞又正看著她,大太太只得命她兒子跟孫喜鸞賠罪。她說了半天,見兒子仍是梗著脖子,氣咻咻的不做一聲,只得發狠道:“你這作死的孽障,難不成要我請了你爹抽你一頓,再拿繩子綁了你給你媳婦認錯不成?”
趙宜鈞見被逼到這個份兒上,縱然心中再不情願,也只得勉強低一低頭,神色木然的跟孫喜鸞作揖賠罪,一聲不吭的由著孫喜鸞在那裡不住口的數落他,只是藏在袖中的雙拳卻是越握越緊。
太夫人見孫喜鸞說得儘儘兒夠了,便道:“鈞哥兒媳婦,既然你女婿已經賠了罪,又保證絕不再犯,你就看在我和你婆婆的面兒上,別再說什麼回孃家的話了。要知道,這大戶人家的媳婦,沒有孃家來接,是不作興自個跑回去的,這要是傳了出去,可不讓人笑話,反倒壞了你自已的名聲。要知道只有那等被休掉的棄婦才自個哭哭啼啼的往孃家跑呢!”
“你若是想親家太太了,只管叫人送個信兒回去,請你孃家派人來接,只是要晚幾天才好,這眼見馬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了,若是咱們府裡少了你這個精明能幹的管家大奶奶,這個節可要怎麼過喲!我還指望著你好生操辦,咱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