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2/4 頁)
。
當然現在馬騰心中已有定計,只要能將馬超馬休放出許都,自己就借討伐袁尚之名,東進出關!
對此事馬騰並沒有對韓遂隱瞞,而韓遂也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兩人都是頗有野心之人,當下一拍即合。所以上表之時,署名便是二人聯名。
相對於風雪肆虐中的金城,成都可以說頗為舒適了。
新政的推行,在益州自上而下,逐步展開,雖然也遇到了許多問題,但總體來說還算順利。
益州的世家大族,雖然因為清理戶籍、丈量田畝、重訂賦稅等事,看上去損失了許多利益,但因為劉琮將這些事與舉薦人才之權、經營鹽鐵之權掛鉤,實際上並未傷筋動骨,反倒使得大族們獲得了劉焉、劉璋父子當政時所未能獲得的許多特權。
尤其是東洲兵被打散重編,立即使得劉琮獲得了益州大族和許多豪強乃至小地主的擁戴。實在是這幾年被東州兵糟蹋的太慘,有的官員都因東州兵的欺凌而家破人亡,更別說沒有官府保護,只能依靠自己的武裝的小地主、普通豪強了。
至於東洲兵內部的將士,因龐羲等領袖不敢與劉琮做對,群龍無首之下也只能任人擺佈,尤其是在剛開始打散重編的初期,有幾個校尉、騎都之類的東州兵將領試圖煽動士兵譁變,結果被主持此事的甘寧乾脆利索的抓捕斬首之後,大夥兒就更加沒了反抗的心思。左右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給誰當部曲又有什麼不同呢?
然而他們這種想法,到了重編時才發現也不對。荊州軍將領除了很少的部曲近衛之外,所領麾下來源混雜,而且也不是將領的部曲,大夥都是一樣的身份。也許今天還在這個將校麾下,明天就又調給了另外的將領。
東洲兵不是改編,而是重編,這其中的差別,或許只有劉琮自己才最清楚。其實東州兵並不是什麼難以治癒的痼疾,只要打散了他們之間的關係,換成荊州軍將領,這些作戰勇猛的東州兵,還是非常好用的。
在獲得了益州世家大族的支援之後,劉琮仍然沒有離開成都返回荊州,除了要推行新政之外,他還打算順勢解決漢中問題。
雖然目前來開,並不適宜立即對漢中用兵,但提前佈局,早做準備,卻是非常必要的。
漢中原本就是益州的一部分,而且又是益州與關中之間不可逾越的重要所在,在之前的戰略構想中,便是要拿下西川,再取漢中,如今益州已得,焉能不將目光投向漢中?
對此賈詡不用說,早就知曉,法正在得知劉琮的想法之後,也深表贊同。他本就是關中人士,對於漢中的重要性,比一般人理解的更為深刻。
在當前的形勢之下,必須要先將益州經營穩固後,才能謀取漢中,劉琮的打算是先將曹軍拖住,等劉備在北方立足,能與曹操一爭短長之時,自己在趁機攻取漢中,以免曹操從旁插手攪局。
所以現在自己能否成功給曹操添亂,就將關係到後面的戰略實施,對此劉琮倒是很有信心,就看何時能夠傳來訊息了。
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
自那日牛金出城戰敗後,第二天曹仁便下令駐守城外石堡中計程車卒,撤回城中,或是補充至城下營寨。而荊州軍依舊用霹靂車將石堡徹底毀去,接著便開始向城下抵近。只是如此一來,便進入了城內霹靂車的射程,曹仁卻並未下令立即進攻。按照他的想法,是要將荊州軍霹靂車再放近一些,好一舉擊毀,可惜趙雲並不上當,對於霹靂車的使用顯得尤為謹慎。
連續數日的推進,荊州軍炮車營才在步卒清理出的空地上,向前推進了不足數里。雖然已經可以威脅到城下的曹軍營寨,但還不足以將營寨完全破壞。
這樣的戰法,讓曹仁也意識到,荊州軍並沒有因為實力強大而目空一切,冒險輕進。對他來說,就更加難以尋找到對方的弱點加以利用。
不過曹仁也很清楚,如果這樣無限期的對峙下去,在大勢上對自己是有利無害的,而荊州軍則不然。在葉城拖的越久,就越不能對許都構成威脅,如此一來,曹操便能放心的率領大軍猛攻黎陽。
那麼荊州軍進展如此緩慢,是否有什麼詭計呢?對此曹仁經過仔細分析之後,認為荊州軍只能採取正面強攻的手段,否則很難攻破葉城。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放鬆對葉城周圍,特別是山中的偵查。據說當初葉城第一次被攻破就是荊州軍以敢死之士,從兩側險峰攀登進而入城奪門。前車之鑑不可不防。
葉城東西兩側,並非沒有山路通往山中,平日多是山民往來,又或是樵夫砍柴所行出的蜿蜒小道。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