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舅永德帝,也是無法逼。迫他在這方面妥協的。
所以,一切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愛她。
她不由自主的笑出聲,眼裡卻蘊滿了淚,即使她費盡心機,到底敵不過天定姻緣。
“雲安?你這是怎麼了?”惠親王妃看女兒神情有異,心中擔憂,“你告訴母親,母親幫你。”
感受著母親的驕傲及和擔憂,雲安郡主搖了搖頭,仍舊努力在笑,“母親放心,我沒事的。”
雖說母親曾經的話語和態度讓她絕望,但她愛她,是毋庸置疑的,重來一次,即便沒有魏晅瑜,她仍舊要好好活著,只是卻決不能活成上輩子那種可悲的模樣。
所以,“父親,母親,既然是宮裡的意思,你們就為我相看夫婿吧。”
看著女兒這副模樣,顯然是回京後這一段時間裡受了情傷,惠親王妃心疼女兒,抱著人就有些難受,旁邊惠親王嘆一口氣,卻也沒說什麼,從小伶俐乖巧的女兒受委屈他也不忍心,但宮裡既然能傳話出來,顯然是真的有些什麼,為這種事,他也不好進宮求情。
為今之計,就是好好給女兒相看一個合心意的優秀夫婿,揭過這一頁,這樣日後也好消弭隔閡。
想到夫婿人選,惠親王皺了眉頭,封地上雖然也有些不錯的人選,但比起京裡,還是差了一籌。
這個未來女婿,他還真得好好籌謀一番。
***
“愛卿,你怎麼看?”
御書房中,永德帝神情誠懇的看著下面的臣子,眼含期待。
成國公心中苦笑,面上卻不露半分,只恭敬行禮,“臣謝過陛下對犬子的厚愛。”
若不是厚愛,怎麼會突然想到將兒子引入朝中,還一來就要將人放到戶部?
若陛下是純粹愛才也就罷了,偏偏他同陛下年少時相識到現在,最是知道他的性情,能讓他做出如此決定,絕不會是因為他那個任性的兒子才華出眾。
只怕是,和之前的賜婚有關。
雖然不明白陛下打什麼主意,但成國公也不會攔下這明顯有好處的事,不說兒子本來就是要入朝歷練的,就是為了澹臺家,他也應當揹負起這些責任。
不願意同他學武,做武將承武職也就罷了,但該有的野心與志氣卻不能缺。
若兒子日後以文臣之身進階,那他的手上的玄甲軍恐怕過不了幾年也會易主。
如今天下承平,雖然北方與西北邊境仍有異族作亂,但總體而言,國朝境內還是一番太平盛世之景。
陛下此時將兒子引入朝中,只怕也有暗示他漸漸放權的意思。
他面前這位是英主,不會忌憚什麼功高震主之事,多年來對他信任有加,但同時,也是一位有遠大志向的帝王,心裡只怕是另有一番計較。
既然不會被卸磨殺驢,該功成身退時,他自然要走得漂亮,同樣,還要為後來者鋪好路,為兒子晉身留一條坦途,這樣,他澹臺家才能延續家族榮光。
對成國公的識趣,永德帝很滿意。
雖說他初衷只是為了滿足外甥“打擊情敵”這個需要,但藉此重整朝堂,也算是一箭雙鵰了。
他還記得阿暄小時候信誓旦旦的說日後要為他披堅執銳奮戰沙場開疆拓土,那兩年西北歷練歸來,再站到他面前時,說的也是日後能為舅舅分憂更多。
這麼一想,外甥如今愈發出色,已經有了名將端倪,日後若他想要馳騁沙場,青史留名也未可知。
既然如此,他就給那小子留一個機會,不管日後他到底還有沒有這個念頭,做舅舅的,總要給他多留一條路。
男兒建功立業之心,揚名天下之志,他都會滿足。
面對為自己戍邊多年的愛將,永德帝露出一個親切笑容,拉著人打算把酒言歡。
“你許久未回京,咱們可要大醉一場,說好了不醉不歸!”
成國公雖說心有失落與惆悵,但看著自己效忠多年的英主,還是應了下來,“臣必當捨命陪陛下,不醉不歸!”
一對君臣言笑晏晏的去了偏殿飲酒,不遠處聽說成國公進宮打算見一面說上兩句話的陳貴妃見狀,不好過去打擾,只得滿心無奈的回了寢宮。
陛下雖寵愛她,但卻是極不喜歡宮妃結交外臣插手朝中事的,這會兒她遺憾離開,但等聽到陛下允了成國公世子入戶部歷練之後,那點兒遺憾也盡數消失了。
尤其是,等她聽到傳聞,說是要遣澹臺曄出京督辦河陽道賦稅之事,心情更是好了很多,以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